印度铁了心要绕开中国,印度外交部10月14日消息,蒙古国和印度还有俄罗斯三方正在

茂盛楼兰 2025-10-16 15:16:31

印度铁了心要绕开中国,印度外交部10月14日消息,蒙古国和印度还有俄罗斯三方正在讨论:通过俄罗斯路线进口蒙古国煤炭,并预计印度资助的蒙古国炼油厂2028年投产! 这波操作看得人忍不住想笑,毕竟从经济账上算,怎么看都是笔“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但架不住三方各有各的“小算盘”。 先说说这煤炭运输的路线有多折腾,蒙古国是个内陆国,以前卖煤90%都得靠中国的铁路和港口,天津港一度承接了它七成以上的外贸货物,从蒙古矿区到天津港再海运到印度,全程也就3500公里,算得上顺风顺水。 可现在商量的这两条俄罗斯路线,简直是史诗级绕路,一条是从蒙古边境运到西伯利亚铁路,再转至海参崴港海运到印度,另一条经中亚走伊朗的国际南北运输走廊,总里程都奔着9200公里去了,比走中国路线多了两倍还不止。 俄罗斯倒是挺会来事,早早给蒙古出口商放了15%的运费折扣,还简化了海参崴港的通关流程,明摆着要赚这笔过境费,顺便落实“转向东方”的战略。 而印度这么折腾,说白了就是刚需碰上了政治洁癖,作为全球第三大发电国,印度73%的电力都靠燃煤撑着,2024年动力煤进口需求直奔11亿吨,可自家煤炭硫分高达3%,根本满足不了钢铁等行业的高端需求。 蒙古国那1620亿吨的煤炭储量里,偏偏有印度急需的优质炼焦煤,这就成了双方合作的基础,但印度偏要跟经济规律较劲,放着近路不走,非要绕远路,说白了就是不想在运输上“看中国脸色”,毕竟之前进口俄罗斯石油时被美国加征200亿美元商品关税的教训还在,这次换了煤炭,自然想在规避依赖上做足文章。 蒙古国这边则是典型的“捧着金碗要饭还挑碗”,2025年一季度它的煤炭出口量已经同比降了10.55%,曾经90%的出口都依赖中国市场,这种单一依赖让它始终觉得不踏实,自从搞了“第三邻国”政策,蒙古国就一门心思想把印度、美国这些国家拉进来当靠山,印度抛来的橄榄枝正好合了它的意。 哪怕绕道运输会抬高成本,削弱煤炭的价格竞争力,只要能减少对华依赖,在它看来都是“战略胜利”,可有意思的是,就算谈成了经俄路线,蒙古国的煤炭要运到俄罗斯边境,还得先解决自家矿区到边境的基建短板,这可不是短期内能搞定的事。 至于那座盼着2028年投产的炼油厂,更像是场拖延症患者的自我安慰,早在2015年,印度就扔出10亿美元超低息贷款要帮蒙古建第一座炼油厂,当时喊着2026年投产,结果8年过去,工地还在跟西伯利亚的寒流死磕。 蒙古国冬天零下40℃的气温能把设备冻得罢工,一年只有半年能施工,这工期想不拖都难。更讽刺的是,印度提供的设备动不动就漏油、死机,被网友吐槽是“印度制造大型翻车现场”,而这些设备要运到蒙古工地,还得先经中国天津港卸货,再走中蒙铁路转运——绕来绕去,还是没绕开中国的基建网络。 要知道,蒙古国以前连汽油都得求中国紧急供应,17万吨汽油救急的尴尬还没忘干净,现在指望印度帮它实现“成品油自由”,未免太乐观了些。 说到底,这场“绕开中国”的戏码,本质上是用经济成本换政治安全感,但现实是蒙古国的资源出口绕不开中俄的物流网络,印度的能源需求终究要算经济账,俄罗斯的支持也得看实际收益,等这股地缘热乎劲过去,说不定三方还得回头琢磨:当初非要舍近求远,到底值不值,毕竟在能源贸易里,靠谱的路线和稳定的供应链,永远比“绕开谁”的姿态更重要。

0 阅读:88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