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L首席财务官戴厚杰最近向彭博社放话,说他们早就为中国对稀土元素及开采精炼技术的出口管制“做好了充分准备”。这家光刻机巨头强调自家先进工具交货周期长,囤了一堆原材料库存,能应付客户短期需求。可ASML现在每生产一台光刻机,只要用到超过0.1%的重稀土,就必须向中国政府报备才能卖——不然直接触发制裁条款。它现在嘴硬得很,但真到那一步,可有它哭的时候。 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点——全球光刻机市场90%的份额被ASML攥着,怎么突然就对中国的稀土管制“有恃无恐”了?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数据显示,中国稀土加工产能占全球85%,其中重稀土分离纯度达到99.999%的顶尖技术,全球仅中国掌握。您是否想过,为什么ASML敢拍胸脯说“库存管够”,却绝口不提这些库存里的重稀土来源? 2024年深圳某电子元件企业的案例特别典型——他们给新能源车企供应的永磁电机,原本依赖进口稀土合金,结果国内供应商直接拿出“自研萃取剂+低温焙烧”技术,成本降了30%,性能还提升15%。这事儿跟ASML的“库存策略”异曲同工:表面看是“有备无患”,实则是对供应链命门的侥幸心理。老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ASML现在每台EUV光刻机里,重稀土用量超过12公斤,其中镝、铽等关键元素90%以上来自中国——这就好比宝安区的科技企业,生产线全搭好了,结果发现核心芯片断供了,咋整? 您去翻翻2023年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清单就知道,镝、铽、钬这三种重稀土的出口许可审批通过率,从2021年的82%直接降到2023年的37%。更狠的是,新增了“最终用途追溯”条款——哪怕一颗螺丝钉里掺了管制稀土,出口商都得兜着走。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2024年报告里提到,ASML光刻机的极紫外光源系统,需要镝元素稳定激光脉冲频率,缺了它,1纳米以下制程的芯片良品率直接腰斩。 成本飙升——这恰是ASML“嘴硬”背后的痛点。一台EUV光刻机售价1.5亿欧元,其中重稀土相关部件成本占比约7%,约1050万欧元。要是中国严格卡住0.1%的报备红线,ASML要么重新设计生产线(研发投入至少3年),要么高价找替代供应商(目前全球只有中国能稳定供应高纯度重稀土)。您去东莞的稀土加工厂看看就明白,那里的萃取车间24小时连轴转,出来的稀土氧化物纯度指标,比ASML现有的库存标准还高两个等级。 现在压力全回到ASML这边了——既要维持全球光刻机市场的垄断地位,又得面对中国稀土管制的“精准打击”。2024年荷兰经济事务部内部会议纪要显示,他们曾评估过“绕过中国稀土供应链”的可行性,结论是:替代方案会使光刻机生产成本增加40%,交货周期延长18个月。这就好比互联网行业的“拉新成本”,明明国内用户池又大又优质,非要去海外高价买流量,最后算下来ROI(投资回报率)还不如深耕本土。 老广常说“唔识变通就挨饿”,ASML现在就像个端着金饭碗讨饭的——手里攥着全球最顶尖的光刻技术,却对中国的稀土管制规则视而不见。等哪天真被断了重稀土供应,那些囤在仓库里的原材料,怕是连一台完整的光刻机组装都凑不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含有美国技术的光刻机不许卖给中国,含有中国稀土的光刻机就不许卖给美国!中
【16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