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怕报应吗!10岁男孩拿着姥姥黄金吊坠来卖,13克黄金只卖了4200元,姥姥得知生气的找上门来:“你把我黄金骗走了!” 店员却很无辜:“我们问过孩子,之后才联系收黄金的过来!” 原来便利店挂了招牌回收黄金,与收黄金的合作,然后成交后会有提成。 这天小男孩偷偷拿来姥姥的吊坠,老板娘说:“我还特意问了他家里知不知道,然后才联系那个收黄金的,之后的事就不知道了!” 我认为,这个理由显然没理,是个人都知道,就是老板贪心了,未成年的孩子拿贵重金饰出来卖,哪个家长会允许呢? 咱先掰扯掰扯这事儿有多离谱!10岁的孩子,啥概念?小学四五年级,连自己的压岁钱都未必能做主,居然能拿着姥姥的黄金吊坠去卖,还真就有人敢收!更气人的是,13克黄金,按现在的市场价,少说也值七八千块,结果只卖了4200元,这哪是回收,分明是趁人之危“捡漏”! 这位姥姥后来在采访里说得直掉眼泪,那吊坠是老伴儿生前送她的,戴了快二十年,平时宝贝得不行,睡觉都舍不得摘。那天中午她午睡,迷迷糊糊听见孙子在翻抽屉,还以为孩子找零食,没当回事,结果下午就发现吊坠没了。问了孙子半天才知道,居然被他拿去便利店卖了,换的钱全买了玩具和零食,花得一干二净! 姥姥急得浑身发抖,拿着孩子指认的地址就往便利店冲,见到老板娘就红了眼:“你怎么敢收一个孩子的黄金?那是我老伴儿留给我的念想啊!”可老板娘倒好,一脸委屈地辩解:“我问过他家里知不知道,他说知道,我才联系收黄金的,这能怪我吗?” 这话听着简直荒唐!一个10岁的孩子说“家里知道”,你就真信了?但凡有点良心,但凡多问一句,都不会干出这种事!退一万步说,就算孩子撒谎,你作为成年人,作为开店做生意的,就没想想:这么小的孩子,哪来的黄金吊坠?这么贵重的东西,家长能让他随便拿出来卖? 说白了,不是老板娘“没多想”,而是“贪心”蒙住了眼!便利店门口挂着“回收黄金”的招牌,还跟收黄金的合作拿提成,眼里早就只剩钱了。见到孩子拿着黄金来,第一反应不是警惕“这东西来路正不正”,而是琢磨“这单能赚多少提成”,至于孩子是不是未成年人,东西是不是偷拿家里的,根本没放在心上! 更可气的是收黄金的人,明明知道黄金是从一个10岁孩子手里收来的,居然还敢压价收购!13克黄金只给4200元,比市场价低了一半还多,这不是明摆着欺负孩子不懂行,欺负老人不知情吗?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这黄金十有八九是孩子偷拿出来的,所以才敢狠狠压价,想着“赚一笔是一笔”,就算后来家长找来,大不了把钱退回去,反正自己不亏。 可他们忘了,这不仅仅是一笔生意,更是对别人情感的践踏!那吊坠对姥姥来说,不是一块能换钱的金属,是老伴儿留下的最后念想,是藏在岁月里的牵挂,是逢年过节拿出来看看就能想起往日温情的精神寄托。现在倒好,被这群贪心的人当成“赚钱工具”,低价收走,转手倒卖,这跟抢有什么区别? 再说回法律层面,根据《民法典》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简单说就是,10岁孩子卖黄金这事儿,根本不算数,老板娘和收黄金的人,明知道对方是未成年人,还跟他进行贵重物品交易,本身就涉嫌违法! 更别说收黄金的还可能涉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如果明知黄金是孩子偷拿家里的,依然低价收购,就算最后把黄金还回来,也得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现在倒好,老板娘把责任推给孩子“撒谎”,收黄金的躲在背后不露面,姥姥想要回吊坠,还得自己来回奔波,跟他们扯皮,这叫什么事? 咱再想想,如果这次没人管,下次还会有多少便利店、多少收黄金的,盯着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多少家庭的贵重物品,会被孩子偷偷拿出来低价卖掉?多少老人的念想、家人的珍藏,会毁在这些贪心的人手里? 老板娘口口声声说“问过孩子”,可这根本不是“问没问”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良心”的问题。做生意讲诚信,更要讲底线,赚钱不能赚昧良心的钱,更不能赚欺负老人、欺负孩子的钱!今天你为了一点提成,收了孩子偷拿的黄金,明天说不定就会因为更大的贪心,干出更出格的事,所谓“报应”,不是迷信,是贪心过头终会栽跟头! 姥姥后来找了市场监管部门,也报了警,经过调解,收黄金的人终于把吊坠还了回来,可姥姥心里的疙瘩,却再也解不开了。那吊坠虽然失而复得,可上面的划痕、被折腾的痕迹,都像在提醒她,曾有人为了钱,连最基本的良知都丢了。 做生意先做人,赚钱先守心。别以为欺负了不懂事的孩子、年迈的老人就万事大吉,人在做,天在看,贪心的口子一旦打开,迟早会把自己陷进去。那些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突破底线的人,终有一天会为自己的贪心付出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不怕报应吗!10岁男孩拿着姥姥黄金吊坠来卖,13克黄金只卖了4200元,姥姥得
三事堂
2025-10-16 21:03:49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