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敌机越界挑衅后逃向公海,飞行员高长吉奉命停止追击,但他却突然违抗禁令

自由的吹海风 2025-10-17 07:35:20

1965年,敌机越界挑衅后逃向公海,飞行员高长吉奉命停止追击,但他却突然违抗禁令猛追过去,决心:“今天非把它打下来不可!”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但东南沿海却始终不得安宁。对岸在美国的支持下,仗着装备优势,时常派遣侦察机深入大陆腹地,进行侦察和骚扰,气焰十分嚣张。 当时,我军的空防体系尚不完善,战机性能也与美制飞机存在差距。为了避免在公海上空与美军发生直接冲突,引发不必要的外交纠纷和军事升级,毛主席亲自定下了一条铁律:我军飞机在执行驱逐任务时,不得越过海峡中线,更不能在公海上空开火。 这条禁令,是每一个飞行员都必须牢记的红线。 高长吉,就是当时我军空军航空兵第十八师的一名副大队长。他年少时就当过儿童团长,骨子里刻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憎恨。成为飞行员后,他更是凭借着过人的天赋和刻苦的训练,练就了一身精湛的飞行技术。 1965年3月18日,警报声再次划破长空。两架台军RF-101“巫毒”侦察机,仗着其高空高速的性能,大摇大摆地侵入广东汕头地区上空。 命令下达,高长吉立即驾驶着当时我军最先进的歼-6战斗机升空迎敌。 高空中,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战就此上演。敌机飞行员经验老到,利用飞机性能优势,不断做出各种高难度机动,试图甩开高长吉。但高长吉如同一位耐心的猎手,死死咬住对方,丝毫不给其喘息之机。 在我军的穷追不舍下,两架敌机自知讨不到便宜,便开始调转机头,朝着公海方向仓皇逃窜。按照规定,追到这里,任务就该结束了。 眼看着敌机即将溜走,高长吉双眼赤红。他想到这些敌机屡次三番地侵犯我们的领空,拍下我们的军事机密,而我们却因为一条禁令束手束脚,每次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扬长而去。一股怒火在他胸中燃烧。 一个念头在他脑中闪过: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保卫国家领空,难道还要看地方吗? 就在这一瞬间,高长吉做出了一个足以改变他命运的决定。他猛地一推驾驶杆,无视了地面指挥部传来的“立即返航”的命令,驾驶着战机越过了那条无形的红线,冲向了广阔的公海。 敌机飞行员显然没料到这架解放军战机会如此“大胆”,一时间有些慌乱。高长吉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迅速调整好角度,瞄准,果断按下了发射按钮。 一道火光闪过,炮弹如利剑般射向敌机。伴随着一声巨响,其中一架RF-101侦察机的机翼被瞬间撕裂,冒着黑烟坠入了茫茫大海。 高长吉击落了敌机,打出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然而,当他驾机返航时,整个空军领导层却陷入了沉默,气氛异常凝重。打胜仗是天大的功劳,可违抗毛主席亲自定下的禁令,也是天大的过错。这功过该如何相抵?是该奖赏,还是该处罚?没人敢做决定。 这件事很快就上报到了北京,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 当工作人员汇报完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并请示如何处理时,毛主席听完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一拍桌子,朗声说道:“打得好!我们定规定,是为了不受欺负,而不是为了捆住自己的手脚。如果拘泥于那些条条框框而畏首畏尾,那还怎么打胜仗?” 主席的一席话,让所有人茅塞顿开。很快,中央的嘉奖令就下达到了部队。高长吉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反而因其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果断出击的英勇行为,受到了通报表扬和重奖。这场胜利,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士气。 【消息源自:《忆空战英雄高长吉:首创“零高度”击落敌机》2015-09-02 中国军网】

0 阅读:54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