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当时为何不反击?如今才知当时的委屈 1999年,北约带头空袭南联盟,已经打了一个多月。南联盟那边抵抗得挺猛,美国急了眼,想切断他们的军需供应。 结果5月7号晚上,一架B-2隐形轰炸机从本土飞来,扔下五枚精确制导导弹,本来瞄准的是南联盟一个军火仓库,谁知坐标一错,就砸到中国大使馆去了。 大使馆在贝尔格莱德新城区,位置就挨着那个仓库,建筑也差不多。美国后来解释,说是情报失误,用了张1992年的旧地图,CIA数据库没更新坐标。 我国当然不买账,死了三位新华社和光明日报的记者,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他们当时在馆里值班,年纪轻轻就没了。二十来个工作人员受伤,大使馆炸成废墟,这哪是意外,分明像故意下手。 中国政府反应快,第一时间抗议,召见美国大使,要求严正交待。国内民众也炸锅了,北京、上海到处是游行队伍,砸美国使馆玻璃,喊口号,气势汹汹。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也上街,全球华人圈子都沸腾了。 那时候互联网刚兴起,消息传得飞快,大家觉得美国太嚣张,仗着军力第一,就欺负人。导弹是GPS制导的,误差顶多几米,怎么可能认错目标。 美国那边呢,克林顿总统先是口头道歉,说很遗憾,但不肯承认故意。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不干了,他直接找上美国国务院,逼着要书面道歉。 最后,美国扛不住压力,克林顿亲笔写信道歉,还赔了钱,重建大使馆花了2800万美元,受害者家属也给了450万。 可话说回来,中国为什么没军事上还击?当时很多人纳闷,憋着这口气多难受啊。 说实话,仔细一算账,风险太大。那年头,中国刚从计划经济转市场,经济起飞没几年,军力跟美国比差远了。美国是全球老大,航母满世界跑,北约二十来个国家抱团,中国单枪匹马上去,等于找抽。 如果真打起来,美国可能把火力从南联盟转到中国头上,亚太那块儿本来就敏感,台湾问题、海上摩擦一堆,万一扩大成大战,谁吃得消?再说,中国正低头拉车,搞改革开放,几代人忍着西方封锁,好不容易喘口气,这时候硬碰硬,前功尽弃多可惜。 还有个现实,发展中国家跟美国叫板的下场都不好看。想想伊拉克、利比亚那些,惹毛了美国,就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冲动解决不了问题,得留点后路。外交上施压,舆论上发声,逼美国低头,这招更聪明。 美国不但道歉,还得赔钱,中美关系虽凉了阵子,但没彻底崩。中国继续闷头发展,加入WTO,经济蹭蹭往上窜。这事也让中国人看清了,实力才是硬道理。以前老被欺负,现在不一样了,军力上去了,话语权大了,谁还敢随便动手? 如今回看,这事对中国影响深远。以前中国人一提美国,就觉得高大上,现在清醒多了。军改、科技自立,都是从那时候开始加速的。如果当时真反击了,说不定经济倒退十年,现在的格局就变了。
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当时为何不反击?如今才知当时的委屈 1999年,北
时光浅吟离殇
2025-10-17 10:05:32
0
阅读: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