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戈壁滩上,那组被人故意漂移破坏的的标语,其实是大有来头!   要知道,这

桉闻通史 2025-10-17 12:07:45

新疆哈密戈壁滩上,那组被人故意漂移破坏的的标语,其实是大有来头!   要知道,这组标语可不是随便堆的,整件事得从1968年说起。那时候中国空军第八航校在哈密成立,戈壁滩上光秃秃的,没个明显记号,飞行员训练时总容易迷航。航校的领航主任季臣业急了,带着学员们扛着铁锹、拖着木板就上了场——他们要在这荒漠里造“航标”。   地表铺着一层黑色砾石,底下是黄色的碱土,学员们就一点点把砾石铲开、堆起来,拼出“为人民服务”“只争朝夕”这些字。那时候戈壁滩白天能到45℃,晒得石头都烫脚,大家背着干粮水壶,干一会儿就一身汗,硬是用三个月时间,拼出了总面积75000平方米的标语,搁当时,这可是亚洲最大的人工航标。   老飞行员杜伟军后来还说,当年每次驾机掠过这片戈壁,只要看到那几个大字,心里就踏实——那不仅是导航的记号,更是心里的底气。每一粒石子里,都裹着那代人的劲儿,是对着祖国的实在承诺。   可谁能想到,半个多世纪过去,这些凝结着心血的标语,却成了某些人炫耀的“道具”。2024年6月开始,就有卫星图像拍到“为人民服务”标语周围多了奇怪的车辙,到了2025年3月,更糟了——“人民”两个字中间,被碾出了直径几十米的大坑,最深的地方有15厘米,从高空看,就像好好的一幅画被划了道大口子。   更气人的是,这些人根本不是误闯。戈壁滩那么大,哪儿不能开?他们偏要精准找到标语的位置,有的还在社交媒体发视频炫耀,说什么“越野打卡新地标”。有博主曝光,某网红为了拍个“酷炫”视频,专门组织车队来这儿漂移,车轮子卷起的沙尘遮天蔽日,完了还举着国旗在被破坏的标语前拍照,这哪是打卡?分明是糟践历史!   别以为这只是“玩得太疯”,这已经犯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里明明白白写着,擅自碾压草原,最高能罚2000块,还得承担生态修复的钱。更别说这些标语所在的地方,本来就是军事管理区,破坏行为还碰了《军事设施保护法》的红线。以前因为这儿偏,监管没那么到位,才让这些人觉得能随便来,可他们忘了,历史不是任人折腾的玩意儿。   好在这事儿没被就这么算了。四川有个叫陆遥的自媒体博主,看到卫星图里被破坏的标语,气得不行,直接开了2000公里车赶到哈密。他自己掏腰包买了20吨黑色石子,又招呼了一群志愿者,干了整整一周,终于把被碾坏的地方补好了。后来“吉林一号”卫星拍回来的图里,那几个大字又重新齐整了。   这事儿一传开,全国都关注起来了。央视军事专门做了专题报道,空军的官方账号也发文致敬这些守护者,网友们更是把破坏者骂了个狗血淋头。哈密市政府也快马加鞭行动,很快就锁定了几个主要责任人。同时,政府还启动了文物认定程序,要是通过了,这些标语就能享受国家级保护,以后再有人敢破坏,等着的就是更重的处罚。   现在哈密的牧民也自发组织了巡逻队,每天骑着马在标语周围转,就怕再有人来捣乱。文旅部门也计划在旁边建个观景台,让游客能远远看着这些标语,感受当年的历史,又不会碰到它们。连卫星公司都承诺,以后会定期监测这片区域,用科技帮着守好这些“大地勋章”。   希望以后再没人敢打这些标语的主意,也希望更多人能知道,哈密戈壁上的这几个字,不是普通的石头堆,是咱们得用一辈子去护着的精神念想。毕竟,风沙能磨旧石子,却磨不掉刻在里面的忠诚;车轮能压出沟壑,却压不垮藏在背后的民族魂——这种东西,容不得半点儿糟践。

0 阅读:38
桉闻通史

桉闻通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