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次见证历史!美高官居然指责中国霸凌美国,要求中国必须和美国进行贸易谈判 白宫经济会议主席的发言。他一边批评中国的行为“没有意义”,一边又要求中方必须回到谈判桌前,还扬言美国手里有不少“底牌”。 可话一出口,反倒显得底气不足。因为过去那一周,美国的贸易代表和财长也轮番上阵抱怨,称中国拒绝接电话,不愿意谈判,甚至说中方代表态度太强势。 几个高官接连表露出同一种“无奈”,让人看出美国的焦躁和困惑。 人们开始好奇,一向在国际舞台上惯于发号施令的美国,怎么突然摆出一副委屈的模样?答案藏在中国最近的一连串行动中。 过去这段时间,中国接连推出多项出口管控措施:从稀土到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再到大豆进口和美资船收费,几乎每一项都直接击中美国经济的关键领域。 稀土是高科技产业的命脉,锂电池关系到新能源产业,美国离不开大豆市场,而海运环节更是全球贸易链的关键。这套组合拳打下来,美方确实有些发懵。 从表面看,这像是一场贸易摩擦继续升级,但本质上,这其实是一次权力格局的变化。过去几十年,美国习惯在谈判桌上占上风,他们制定规则,也设定标准。 但现在的情势不一样了,中国选择了反击,而且每一招都极其精准。面对实实在在的压力,美国原本习惯使用的手段加关税、施压谈判不再管用,他们能做的,也就剩下口头威胁和情绪发泄。 而这次“拒接电话”的细节,也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这不仅仅是态度问题,更多是一种信号:中国不再急于去回应,也不再被动应付。因为过去的经验已经说明,美方总是先谈再毁约,对于这种反复无常的谈判,对方再愿意也得有所保留。 当这层关系被摊开,美国的尴尬就显现出来了。从二战结束以来,他们一直是别人去迎合的那一方,而这次角色完全反转。 世界各国也在看着,看这个长期主导国际秩序的国家,面对一次真正的对等反击,会怎么应对。过去那种只许自己施压不许别人回应的模式,显然已经走到了尽头。 其实中国的反制并不只是为了反击,而是要让世界明白一个道理:贸易是双向的,尊重是相互的。如果谈判不能建立在平等和诚意的基础上,那就没必要谈。 凯文·哈西特那句带着抱怨的表态,恰好成了一个象征。它标志着一个长期被默认的时代正在结束不再是别人围着美国转的世界。 如今的现实是,谁也不是永远的赢家,谁也不能光靠威胁解决问题。那些被忽视过的声音,现在终于能在谈判桌上发出自己的回响。 故事还没有结束,电话还没接通,但主动权,早已在无声中发生了转移。而那句“被霸凌”的抱怨,可能会成为美国自己最不愿承认却又最真实的写照。
终于知道贝森特为什么要对我方谈判代表进行人身攻击啦。据未经证实的美媒挖掘出来的消
【191评论】【9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