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山东乐陵,鬼子跑到1个老太太家搜查,鬼子吃了院里的枣说:“好吃!”还

征途观史 2025-10-17 18:43:15

1938年,山东乐陵,鬼子跑到1个老太太家搜查,鬼子吃了院里的枣说:“好吃!”还要把枣全部带回去,老太太抄起大勺使劲敲水缸,大声说:“快跑!”只见1个人影从后院翻过墙头,快速向村外的枣林跑去。[紫薇别走] 日军和伪军很快踢开院门,十几个人端着枪涌进来,领头的日本军官环视院子,目光落在那堆刚收获的金丝小枣上,他抓起一把塞进嘴里,咀嚼几下后露出满意的神色,随即命令士兵把所有枣子装袋运走。 刘相会看着日军开始搬动枣堆,心跳加速,那堆枣子下面,正是她临时挖出的土坑,肖华此刻就蜷缩在里面,上面只盖了薄薄一层枣子,再往下挖,必定暴露。 她瞥见二儿子常树芬在后院探头张望,立即做出决断,她抄起灶台边的大铁勺,用力敲击水缸,清脆的当当声在院子里回荡,常树芬心领神会,翻过后墙就往村外枣林跑,故意弄出很大动静。 日军听到响动,扔下手中的枣袋追了出去,等他们追到村口发现只是个农民后,再回到院子时,枣堆依然完好无损,搜查无果,日军只好带着抢来的几袋枣子离开。 肖华从枣堆下爬出来时,浑身是汗,枣汁把衣服染得斑斑驳驳,这次脱险让刘相会深刻认识到,单靠临时藏匿随时会出事,必须找到更可靠的办法。 刘相会本是童养媳出身,嫁给聋哑人常培仁后生育六个孩子,全家就靠几亩薄田和院里的枣树维持生计,乐陵地处冀鲁边区腹地,土质疏松适合挖掘,这给了她灵感,在党组织同意下,刘相会带着家人开始挖地道。 刘相会家成为八路军在乐陵最重要的地下交通站,受伤的战士在这里养伤,失散的部队在这里重新集结,重要的情报文件在这里中转,最忙的时候,她一天要做十几顿饭,灶台的火几乎没停过。 地道投入使用的第三个月,一次大规模搜查来临,三里外的日军据点倾巢出动,挨家挨户翻查,当时地道里藏着五名伤员和两名干部,其中一人就是后来担任渤海军区组织部长的袁宝贵。 日伪军在刘相会家翻了个底朝天,用刺刀捅床铺,用枪托砸墙壁,甚至牵来军犬在院子里嗅探,聋哑的常培仁站在地道入口处不肯挪动,任凭伪军拳打脚踢,愣是没让开半步,最终日军一无所获,悻悻离去。 这样的搜查在那两年里发生过无数次,刘相会家平均每月被搜查超过二十次,但从未暴露地道秘密,她摸索出一套应对办法:日军来时尽量拖延时间,让地道里的人有机会转移;实在来不及就把地道口伪装得更严密,再在地面制造混乱吸引注意力。 1944年袁宝贵感染严重的疥疮,浑身溃烂流脓,躺在地道里动弹不得,刘相会每天烧热水给他清洗伤口,用自己纺的土布撕成条敷药,在她精心照料下,袁宝贵两个月后康复归队,临走时,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拉着刘相会的手叫了声“娘”。 战争的残酷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村里有人熬不住苦日子,投靠了日伪当汉奸,这些人熟悉村里情况,对抗日家属盯得很紧,她家被重点监视,但她从不退缩,白天装作普通农妇,晚上继续接送情报、转移物资。 1945年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刘相会家的地道迎来最后一批客人从日军监狱逃出来的三名八路军战士,他们在地道里休整一周后,重新回到部队,抗战胜利后,渤海地委给刘相会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革命妈妈”四个大字。 战后的乐陵恢复平静,枣树重新长起来,刘相会继续种地过日子,几个儿子有的参军有的务农,她很少主动提起那段经历,只有老战友来访时,才会打开地道让他们看看。 网友热评: “常大娘一家真是满门忠烈!自己带头抗日,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全上战场,晚上挖地道、白天照顾伤员,一天做七顿饭给八路军。现在还有几个人能这么无私?泪目了!”  “原来‘革命母亲’这个称号是毛主席亲口夸的!常大娘81岁病重时唯一的要求是入党,县里当场批准,这种信仰纯粹得让人心疼,老一辈人真的把一生献给了国家。”  “作为乐陵人,从小听常大娘的故事长大!她家地道有60米长,出口藏在村里各处,掩护过60多名干部,现在纪念馆里还能看到复原的地道,带娃去每次都很震撼这才是真正的‘地下长城’!” “对比今天某些网红,常大娘这样的英雄才该上热搜!她被捕后遭酷刑也不屈服,晚年还坚持去学校做报告。希望年轻人多看看这些真实历史,别忘本!”  “想到刘老庄连82烈士牺牲后,乡亲们直接补上82个子弟兵,常大娘和这些英雄一样,背后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觉醒‘母亲膝下百万兵’,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血性!”  如果常大娘活在今天,你觉得她最想对年轻人说的一句话会是什么?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 在评论区分享故事!   信源:人民网

0 阅读:167

猜你喜欢

征途观史

征途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