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突然宣布了!10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宣称:“谁想加入金砖国家都没问题,但我们会对你们国家征收关税。大家都退出了。他们都退出了金砖国家。 金砖国家机制自2009年起步,已走过16个年头。最初由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组成,2010年南非加入,形成金砖五国格局。这一机制源于新兴经济体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集体回应,旨在推动南南合作,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成立以来,金砖国家经济总量稳步攀升,2022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占全球GDP的35.6%。到2025年,这一比例进一步升至近三成,人口占比接近一半,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 这种增长并非空谈,而是依托成员国资源禀赋和市场潜力。 巴西的农业和矿产、俄罗斯的能源、南非的矿业、印度的制造业和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形成互补链条。金砖国家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如石油、铁矿和粮食,确保全球供应链稳定。面对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金砖强调平等对话,推动多边主义,这让发展中国家看到希望。机制虽定位经济平台,却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筑牢基础,避免单一货币风险。2025年,金砖内部贸易额突破8万亿美元,是成立初期的12倍,显示出强劲韧性。 特朗普的声明延续其贸易保护主义路线。2025年10月15日,他在白宫会见阿根廷总统时公开表示,金砖国家针对美元霸权,成员因畏惧美国关税而退出。他强调,任何加入金砖的国家都将面临额外关税壁垒,甚至称金砖“从未被提及”。这一论调并非首次,早在7月特朗普就威胁对支持金砖反美政策的国家加征10%关税。 美国国务院报告视金砖为松散论坛,忽略其机制化进展,如新开发银行的贷款标准已超世界银行。 特朗普的关税策略旨在维护美元地位,2024年大选后,他签署多道针对进口钢铝和电子产品的令,影响全球供应链。布鲁金斯学会分析指出,这种施压源于美国战略认知滞后,低估全球南方自主意愿。发展中国家饱受双重标准之苦,转向金砖寻求平等路径。G7出口份额降至26.7%,投资流入31%,而金砖贸易增速更快。 特朗普言论暴露信息封闭,智库报告忽略金砖包容治理的好处。沙特顾问私下指出,美国忽略新兴体战略选择,导致误判加剧。 金砖扩员进程加速,标志着全球南方联合自强。2023年南非峰会邀请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2024年1月1日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和阿联酋正式加入,成员增至9国。沙特虽暂缓,但整体阵营壮大。 2025年1月6日,印尼成为第10个正式成员,首次引入东南亚大国。印尼经济规模占全球2.5%,人口超2.7亿,加入源于能源和市场需求。新开发银行提供低息融资,能源成本下降15%,贸易额预计增长20%。 俄罗斯石油供应缓解印尼短缺,中国和印度市场打开棕榈油出口通道。 印尼央行数据显示,加入后融资利率低至2.5%,远优于西方援助。巴西总统卢拉宣布此举,强调印尼支持全球治理改革。同期,13国获邀伙伴地位,包括马来西亚、泰国和乌兹别克斯坦。2025年6月13日,越南正式成为第10个伙伴国,其出口导向经济与金砖价值链契合,上半年对华贸易超1000亿美元。 关税减免便利电子元件进口,越南外交部表示,此地位增强区域合作。 去美元化是金砖核心举措,本币结算比例从2020年的12%升至2025年的近50%。俄罗斯对印度石油出口收卢比,中国从南非进口矿产付人民币。 金砖支付系统实现实时清算,成本仅SWIFT三分之一。印度塔塔集团软件出口巴西,资金到账从3天缩短至7小时。2025年前8个月,内部贸易本币结算达38%。能源合作中,俄罗斯北极天然气经新航线供中国,运费节省40%。沙特阿美与中石化合资炼厂用人民币结算,规避汇率风险。这些实践削弱关税效力,推动贸易额增长。 特朗普声明未能动摇金砖步伐。美国智库低估新开发银行评估标准,国务院简报称扩员为临时拼凑。发展中国家转向金砖,寻求平等合作。金砖贸易增速超G7,占据全球经济近三成份额。 这一转变反映多极化追求,金砖从经济平台演变为全球治理支柱。未来,伙伴国阵营将进一步扩大,推动南方国家声音放大。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虽加剧摩擦,却凸显金砖韧性。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务实合作,逐步摆脱依赖,铸就独立发展路径。
别的都先放下不谈了,特朗普现在对中国只有一个要求,中国:拒绝最近,特朗普又出
【28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