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空了,城校挤爆了,谁在为孩子未来买单? 河南一个村的小学,2025年只剩四

能工智人 2025-10-17 20:51:57

村小空了,城校挤爆了,谁在为孩子未来买单? 河南一个村的小学,2025年只剩四个学生,五个老师里,有一个是校长的儿子,这不是编的,是真事,周新成博士跑过三十多个县,发现这样的学校不止一个,江西、河南好多地方,村小的人少得可怜,一个班平均不到六个人,可县城的教室里,一个班挤着七十多人,每人连一平方米都站不开,不是钱没花够,是整个教育的路走偏了。 财政缺钱就想着省钱,二千年后江苏撤村小、办民办学校,省了不少开支,别的地方一看也跟着学,结果村小没了,老师还在编,人却没地方教,城里学校缺老师,编制又调不过来,编制卡死了,人动不了,问题越堆越多,贵州云南有国家拨钱,情况还能撑住,河南江西人口多、钱又少,教育直接撑不住了。 家长不是不想让孩子留在村里上学,他们也想守着老家,可现实太难了,村小一个老师包所有课,英语没人教,音乐体育根本没,孩子成绩越来越差,父母急得睡不着,更麻烦的是,村里人开始比谁家孩子进了县城学校,这成了新的面子事,于是孩子小学六年换了六个学校,不是为了学得好,是为了别被人看不起。 那些留下的孩子,大多是走不了的,身体弱的,父母离了婚的,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上,学校里没人管,升了初中就总被人欺负,有个孩子,妈妈精神不太正常,爸爸在外头打工,宿舍的人天天把他的被子扔进水里,后来他天天看网上那些暴力视频,整个人都不一样了,这可不是成绩差的事,是心已经碎了。 有人说村小得留着,不然乡土文化就没了,周新成不这么想,他说乡镇中学也能办到,比如河南有个镇上,把同一个村的孩子编在一个班里,老师靠着熟人关系帮他们调解矛盾,结果比空着的村小还好,文化不是靠房子撑着的,是靠人和人之间来往才留得住的。 政策说保留村小就是公平,可老师教得吃力,孩子学得懵懂,这算哪门子公平,不过是把孩子困在原地,断了他们往外走的路,城里大班额,老师累得喘不过气,学生也没人多看一眼,两边都撑不住,谁也讨不了好。 2024年教育部开始试水师生比动态调整,安徽有些地方让老师轮流去不同学校上课,或者跨校聘任,这想法不错,但全国还没铺开,政策东一块西一块,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教育不能只靠几个试点撑着,财政拨款得跟上,编制得灵活,老师得能流动,心理支持也得有,这些事,一件都不能少。 村小空了,不是没人重视教育,是系统没跟上人走动,孩子跟着父母出门,学校还停在老地方,老师有编制没地方去,学生有教室没老师教,这不是东西少,是结构坏了,2025年的村小,不是教育的终点,是提醒我们该动了,谁来管这些孩子的将来,答案不该是等一等,得是现在就开始。

0 阅读:82

猜你喜欢

能工智人

能工智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