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肇聪是蒋介石父亲,生于1842年,浙江奉化溪口镇人。 一个被乡里人叫作”埠头

熹然说历史 2025-10-17 23:51:25

蒋肇聪是蒋介石父亲,生于1842年,浙江奉化溪口镇人。 一个被乡里人叫作”埠头黄鳝”的盐商,三次娶妻,第三任妻子是还俗的尼姑。他54岁猝然离世时,8岁的儿子还不知道,自己日后会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人物。这个盐商就是蒋肇聪,而那个孩子叫蒋瑞元,后来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蒋介石。 说起蒋肇聪这个名字,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但提到他儿子蒋介石,那可是家喻户晓。1842年,蒋肇聪出生在浙江奉化溪口镇,这地方山清水秀,剡溪穿镇而过,是个典型的江南小镇。他父亲蒋斯千原本也是农民出身,直到中年才攒下点家底,在镇上开了家玉泰盐铺。别小看这盐铺,在清朝那会儿,盐是官府专卖的,能拿到官盐经营权可不容易。 蒋肇聪从小读过四书五经,能写会算,脑子也灵活。二十岁刚过,父亲就把盐铺交给他打理。这小伙子还真有两把刷子,接手后没几年,就把生意做大了。从原先一间店面扩展到三间,不光卖盐,还经营大米、白酒、石灰、菜饼这些,雇了十几号人,资本达到两三千银元。在溪口这个小镇上,蒋家算是十甲富户之一,除了店铺,还有三十多亩田地。 溪口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埠头黄鳝”,这可不是什么好听的称呼,意思是说这人精明得像泥鳅,做生意滑溜得很,别人想从他手里占便宜基本不可能。不过蒋肇聪也不光会做买卖,因为读过书,乡里人有了纠纷常找他调解,他也被推举为社首,管理庙社和公堂的事务。这人处事还算公道,在溪口镇上也算有点威望。 蒋肇聪的婚姻经历比较波折。原配妻子徐氏是白岩村人,1846年生,给他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叫介卿,女儿叫瑞春。1882年徐氏病死时才36岁。丧妻后不久,蒋肇聪续娶了萧王庙镇的孙氏。谁知这孙氏命更短,不到两年就染上时疫去世了,连个孩子都没留下。 1886年,44岁的蒋肇聪娶了第三任妻子王采玉。这个王采玉的经历更曲折,她出身书香门第,但父亲不善经营,家道败落。十几岁时嫁给竺家,生了个儿子没几个月就夭折了,接着丈夫也染上霍乱死了。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也去世了。连遭打击的王采玉实在撑不下去,就剃发到金竹庵当了带发修行的尼姑。 后来王采玉的堂兄王贤东在玉泰盐铺当伙计,觉得堂妹还年轻就这么出家可惜,就从中撮合。蒋肇聪那会儿也需要个女主人操持家务,两人年龄相差22岁,一个44岁,一个才23岁,但也算是各取所需吧。王采玉还俗后,蒋肇聪派了八抬大轿把她娶进门,这在当时也算给足了面子。 婚后的日子过得还算安稳。1887年农历九月十五,也就是公历10月31日,王采玉在玉泰盐铺楼上生下了长子,祖父蒋斯千给孩子取名瑞元,这就是后来的蒋介石。之后王采玉又生了女儿瑞莲、瑞菊和儿子瑞青,可惜瑞菊和瑞青都没能长大。 好景不长。1894年,81岁的蒋斯千去世。第二年夏天,溪口流行时疫,蒋肇聪也染上了病。那时的医疗条件差,染上这种病基本就是等死。蒋肇聪躺在病床上,知道自己不行了,把19岁的长子介卿叫到床前,反复叮嘱他要善待继母和弟妹。介卿当时哭着答应了。1895年7月5日,蒋肇聪去世,享年54岁。 蒋肇聪死的时候,蒋介石才8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需要父亲的时候,可父亲没了。更糟糕的是,蒋介卿这人品性不太好,溪口人对他的评价是”吃喝烂赌,横行乡里”。父亲刚死第二年,他就迫不及待提出分家,把玉泰盐铺分给自己,只给继母王采玉留下老宅和一些田产。32岁的王采玉就这样带着8岁的蒋介石和几个年幼的孩子,开始了艰难的寡妇生活。 因为家里穷,蒋肇聪死后连像样的葬礼都办不起。这事一直拖到1913年,蒋介石和蒋介卿才凑够钱,把父亲的遗骨迁葬到锦溪村北的桃坑山,和前两任妻子徐氏、孙氏合葬在一起。从蒋肇聪去世到正式下葬,整整过了18年。 蒋肇聪这辈子算不上大富大贵,就是个精明的小镇商人。他努力经营盐铺,养家糊口,在乡里也算有点声望。他对子女管教严格,蒋介石后来在文章里多次提到父亲的教诲。可惜他死得太早,只活了54年,没能看到儿子后来的成就。如果他能多活些年头,看到儿子成了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不知会作何感想。 从另一个角度说,蒋肇聪的早逝也影响了蒋介石的人生轨迹。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这些经历塑造了蒋介石的性格。要是蒋肇聪多活些年,蒋介石的人生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 一个溪口小镇的盐商,三次婚姻,54年人生,留下的最大遗产就是那个8岁的儿子。历史有时就是这么奇妙,你永远不知道一个普通人的后代会走向何方。你觉得蒋肇聪的早逝对蒋介石的影响有多大?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