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不能吃腐肉?一位60多岁的大厨告诉我:水煮沸温度可达100℃,能够杀死99%的细菌。既然如此,腐肉煮熟后应该可以食用才对,为何却没人敢吃?又为啥动物可以照吃不误? 很多人相信,只要高温就没有什么细菌能撑得住,却没想到细菌在演化里也不傻。 比如肉毒杆菌,它自己可以被“热死”,但它的芽孢能抵抗煮沸6小时不灭,剩在肉里等着“复活”。 吃下去了,人的肠胃就成了“孵化器”,一旦芽孢遇到合适的环境,再次增殖、产毒素。 这毒素不是简单的过敏反应,而是直接干扰神经系统,呼吸肌被麻痹,出点问题可能要命。 还有一种经常被忽视的风险,就是腐肉里“尸胺”、“腐胺”这些代谢物,它们是蛋白质分解出来的物质,有股挥之不去的恶臭。 这些小分子毒性不弱,沸点比水高出一大截,100度的烹饪完全拿它们没办法,就算把肉煮得软烂,毒性照旧留在肉里。 有些朋友说,高温下再不行就更高温呗,可家庭里煮沸的水顶多100度,饭店的大锅油炸、炖煮也就这样。 很多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明明细菌死了,毒素不散,它们化学结构稳定,根本不怕家常加热。 这些毒素会引起呕吐、腹泻、剧烈中毒,甚至死亡,风险根本无法靠“高温”消除。 有些污染还来自于真菌分泌的毒素,比如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几十倍,很多人以为霉点切掉没事,实际毒素早就深度渗透进食物。 黄曲霉毒素在260度以上才可能分解,加热、煮沸都不行,普通厨房手段完全搞不定,长期少量摄入,还会增加肝癌风险。 很多时候人们有种幻想:人类智慧能靠火解决万物,实际上高温并不是万能钥匙,我们的消化系统没有进化去处理这些复杂的毒素,免疫系统也不习惯抵挡持续渗入的“毒素轰炸”。 可偏偏,大自然里有那么一群“吃腐专家”,吃腐肉怎么动物不怕?答案并没有想象的玄乎。 他们的胃结构独特,胃酸pH值极低,比人还要酸得多,动物像秃鹫、鬣狗,胃里酸度可以到1左右,而常人的只有2。 这点差异却让他们多了一重保护,强酸能把大多数细菌、病毒、寄生虫都溶解掉,甚至对许多毒素都有部分分解能力。 食腐动物的免疫系统从根本上就适应了大量有害微生物,有的动物体内还有专门对抗细菌的病毒,噬菌体用来“以毒攻毒”。 还有一种机制不能忽视,那就是肠道微生物群,科学家发现,食腐动物的肠道里栖息着种类独特的微生物,这些“好邻居”能帮主人分解各种毒素甚至中和危险物质。 这是亿万年进化的成果,是特定生态位中生死竞争的胜利者,我们就不行,肠道菌群根本没有经历过这种“激烈淘汰赛”,进来的毒素对我们完全没有“过滤网”。 腐肉的危害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风险,现实生活中因为食用了腐肉而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的报道不绝于耳。 尤其是一些偷偷流向市场的变质肉,哪怕外表一时看不出问题,其带来的风险也让人防不胜防。 商家和监管机构始终都在博弈:经济利益和食品安全永远是紧张对立,不要以为加工、煮沸、重口味调味可以掩盖一切,一旦出了事,尝试者和他们的家人最后都是受害者。 你还觉得“煮一煮,什么肉都能吃”靠谱吗?
为什么有些社会底层的人特别凶恶?
【6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