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男子花140万买了一辆路虎揽胜,第二天就发现漆有颗粒感,随后拿漆膜仪测试,真的是又偏厚又不均匀,他去找4s店,对方负责人拍着胸脯说,这辆车我们绝对没有喷过漆,如果男子还有疑虑,他们可以朝厂方反映,可是半个月过去了,还没有结论,男子闷闷不乐,说高高兴兴买一辆车,现在却成了添堵,不过,网友们替他高兴,说有可能退一赔三,男子到时候可能就会多进账几百万。 素材:1818黄金眼2025-10-18 伍先生花140万买了一辆路虎揽胜。这款车是他心心念念许久的车型,终于到手,提车时心里美滋滋的。 开回家的第二天,伍先生就赶紧去洗车,生怕新车沾一点灰尘。可洗车店工作人员的一席话,直接给了他一盆冷水。 工作人员给伍先生洗车时,发现车身漆面有颗粒感,按他们的经验,新车漆面都非常均匀,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唯一的可能,就是车辆经过二次喷漆,才会有这样的颗粒感和不均匀。 伍先生心里一咯噔,表面上看不出问题,你们是不是判断错了。由于伍先生是洗车店的老顾客,工作人员也不想他吃亏,赶紧拿出店里的漆膜仪,帮伍先生求证。 工作人员当着伍先生的面,测试了车身不同位置的漆面。仪器显示,有的地方100微米,有的200微米,有的500微米,甚至有的达到600微米。 这种情况一目了然,新车漆面厚度虽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但差距肯定不大。而100到600微米的差距这么大,显然是经过了二次喷漆,整个漆面不但偏厚,还格外不均匀。 这时,伍先生也冷静下来,开始仔细检查车子。他发现,引擎盖的螺帽竟然也有掉漆的痕迹。这让他更加认可工作人员的说法,车也不洗了,直接开去4S店讨要说法。 4S店工作人员态度挺好,赶紧上前解释,这辆车我们店绝对没有二次喷漆。对方还拍着胸脯说,店里每一辆车有没有喷过漆,他们都清清楚楚,这辆路虎揽胜绝对是原装货。 当时,众人看到展厅里有一辆白色路虎,便去比对同款位置的螺帽,发现那辆车的螺帽果然没有掉漆。 当伍先生提出要测试展厅新车的漆面时,4S店工作人员表示,需要上报领导,若领导允许才能测试。可最后得到的回复是不方便,不允许用漆膜仪测试大厅的新车。 不管能不能测试,伍先生想要的就是4S店给个解决方案。虽然店家说自己没二次喷漆,但不排除车辆在其他环节被喷过,伍先生不认同这样含糊的说法。 店里的负责人承诺,会和厂家沟通,给出解决方案。可半个月过去了,伍先生在家左等右等,每天看手机、查短信,始终没收到4S店的任何回复。无奈之下,他找来了记者,一同上门讨要说法。 4S店还是老一套说辞,厂家没回复,他们也不敢私自承诺,只能再去催促厂家。记者问对方大致需要多少时间,工作人员也给不出具体期限,只说会尽快催促厂家给解决方案。 伍先生这才对着记者说出心里话,本来高高兴兴提辆车,结果搞得天天添堵,心里特别难受。 不过,网友们倒是挺替伍先生高兴。大家觉得,既然用仪器测出漆面不均匀,各处差距还很大,螺帽又有掉漆,按常识判断,4S店大概率存在欺诈,车辆确实有二次喷漆的行为。 网友们都建议伍先生,最好提起诉讼,要求退一赔三,说不定真能成功,到时候还能多进账几百万。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伍先生花140万买的是新车,新车漆面本该均匀,可实测厚度从100到600微米差了好几倍,还有颗粒感,引擎盖螺帽还掉漆,对比展厅新车的完好螺帽,明显是质量不达标。 不管是4S店喷的还是厂家喷的,4S店作为销售方,就得对卖出的车负责。他完全可以凭检测结果要求4S店退货、换一辆合格的新车,或者免费修复到原厂标准,期间产生的运费等开销也该4S店承担,不能让4S店用“等厂家回复”一直拖着。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伍先生买的是“全新原装”的路虎,可车子有二次喷漆痕迹,4S店却拍胸脯说“绝对没喷过”。如果4S店明明知道车子喷过漆(不管是自己喷的还是厂家喷的),却故意瞒着不说,把有问题的车当新车卖,就构成了欺诈。 到时候伍先生不光能要回140万购车款,还能让4S店再赔三倍的钱(也就是420万),这就是网友说“能多进账几百万”的由来。 即便4S店说“可能是厂家的问题”,也不能推卸责任,毕竟隐瞒车况本身就可能触及欺诈红线。 对于此事,大家如何看?
河南洛阳,女子带孩子去买车,跟4s店谈好,车辆总价138000元,不用首付,零利
【67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