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愿结婚,老年人却扎堆领证?这张纸的分量,比我们想的都重 这两天,山东烟

枫叶漫天 2025-10-18 21:10:27

年轻人不愿结婚,老年人却扎堆领证?这张纸的分量,比我们想的都重 这两天,山东烟台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挤爆民政局的视频火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啥老年相亲活动,一打听,全是来补领结婚证的。 这画面让不少年轻人看懵了:我们这儿结婚率年年降,怎么爷爷奶奶辈的倒成了“结婚大军”?难不成是民政局为了数据好看,请来的“气氛组”? 跟当地朋友聊完才明白,是我们想岔了。这根本不是啥“浪漫黄昏恋”,而是一场迟来的“法律补位”。 原来,很多老人当年的结婚证就是一张薄纸,几十年过去,不是丢了就是字迹磨没了。现在政府信息系统一联网,发现查无此“证”,这才通知大家来补办。 说白了,老人们不是来“结婚”的,是来给几十年的夫妻关系,补一张“官方认证”。 可能有人会觉得,都过了一辈子了,还在意那一张纸? 可现实是,到了我这个岁数,那张纸还真就成了“刚需”。 我姨夫前阵子为了一套房子的手续,跑断了腿,就因为找不着结婚证,证明不了“我姨是我姨”。他当时叹口气说:“年轻时觉得这本子没用,现在才懂,没了它,法律上我们俩关系都说不清。” 看看民政局里互相搀扶、耐心排队的老人,再想想现在热搜上“年轻人为什么不愿结婚”的话题,这反差实在太鲜明了。 一边是“执子之手”几十年后,来补上一纸契约;另一边是算完房价、算育儿成本,最后说“不如一个人过得轻松”。 有个评论一针见血:“年轻人是结不起,老年人是缺不起。” 结不起,是因为婚姻的成本肉眼可见地高涨;缺不起,是因为等到老了才发现,婚姻那张纸,是医保报销、房产过户、手术签字时的通行证。 看着他们,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代人对婚姻的理解,可能真的和老一辈不一样。 我们谈婚姻,先谈爱情,再谈物质,最后才想到责任和法律。而对爷爷奶奶那辈人来说,婚姻从头到尾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是生儿育女的担当,是病床前的守护,也是法律上的互相托底。 他们今天来补证,不是为了证明当初多相爱,而是为了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能理直气壮地告诉别人:“我们是合法夫妻,有事找我。” 所以,你说结婚证在今天还重要吗? 老人们用行动给了答案:爱,可以是一句承诺;但相守,需要一张凭证。 当爱情褪去最初的激情,这张纸就成了保护彼此最实在的铠甲。它不保证幸福,但保障权益;它不定义爱情,但界定责任。 也许,这就是老人们排队给我们上的一课:婚姻从来不是人生的必答题,但如果你选择了它,就请认真对待附赠的那张“说明书”。 爆料 分享今日的感悟 三农 注:取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
枫叶漫天

枫叶漫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