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格力赚了224亿,结果董明珠一声咬定,这钱五年内不分红,统统砸进机床

乐天派小饼干 2025-10-19 10:54:34

2017年,格力赚了224亿,结果董明珠一声咬定,这钱五年内不分红,统统砸进机床研发。这事儿,股东们气得差点把桌拍碎,谁都担心这224亿进了实验室就是如泥牛入海,花得干脆又漂得彻底。你说,搁谁头顶上,这研发压力不得让人怀疑人生? 外界对董明珠的评价,总是绕不开“固执”和“霸道”,但当格力空调宣布自己要研发高端数控机床时,大家才开始意识到,这种“固执”背后,是一种深思熟虑、经过长期战略考量的决策。 当消息公布时,市场并不买账,正值房地产和金融高歌猛进的时期,格力却把巨额资金投向制造业实体设备,甚至影响到当年的股东分红。 股东大会上,质疑声铺天盖地,大家认为公司完全在冒险,资本市场反应迅速,公司股价应声下跌了近20%,媒体纷纷用“豪赌”“疯狂押注”等字眼来形容董明珠的决策。 在传统财务模型里,这确实属于高风险行为,但董明珠关注的风险并不在短期利润,而在供应链安全,她清楚,长期以来,国内空调企业的核心生产设备完全依赖德国、日本进口。 高端数控机床一旦损坏,维修周期长、成本高,严重依赖国外技术和备件,这才是真正的风险所在。 她认为,把关键设备掌握在别人手里,比股价波动更危险,确保核心设备自主可控,是企业长期发展和产业安全的基石,而非单纯财务盈利的考量。 为了让团队理解这个长期战略,董明珠几乎把自己完全押上了,她每天第一时间来到研发实验室,亲自检查设备和研发进度,常常穿着安全帽、衣服上满是油污钻进车间一线。 她的这种身先士卒,让研发团队感受到压力和使命感,很多人熬夜到凌晨三点调试设备、修改程序。 但并不是所有员工都能完全接受这种节奏,不少人曾私下抱怨,“老板画的蓝图再大,也解决不了眼前的生活压力。” 而格力的目标很明确:要把技术变成实实在在的硬实力,24年,这一目标逐步实现,格力自主研发的高精密数控机床,甚至超越了德国产品。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开发了自家的国产数控系统,操作界面全中文,这彻底打破了德、日的垄断。 这套成果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具体的专利、产品和商业价值,格力自主研发的机床带来了数百项技术专利,为公司积累了真正的“家底”。 市场的回应也很快验证了战略的成功:自产机床售价比进口货低30%,交货周期从半年缩短到一个月,备件供应从三个月缩短到随时可供。 很快,美的、比亚迪等国内大厂纷纷下单,军工企业也主动洽谈采购,到2023年,这项业务的年收入已经突破20亿元,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等地区。 回头来看,董明珠的“固执”,并非一味固执,而是在关键方向上的绝不妥协,是战略层面的深度坚持,在如今很多企业推崇“脱实向虚”、追逐短期利润的时代,这种精神显得尤为珍贵。 信源:新浪财经——格力机床超过德国巨头,董明珠用七年磨一剑,获得全球顶级荣誉!

0 阅读:55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07

用户13xxx07

2
2025-10-19 11:04

国家需要这样的爱国精英人才。

猜你喜欢

乐天派小饼干

乐天派小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