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子在直播间刷到一件羊绒大衣竟然是自己十年前捐到贫困山区的!为了确信自己没弄错,她又花了399块买了回来,确认后,确实没看错,因为有一个扣子是她自己补上去的,和其它扣子不一样! 这事听着像电视剧情节,可真真切切发生在现实里。十年前满心善意捐出去的衣服,没送到需要的人手里,反倒被挂上直播间标价售卖,换谁心里都堵得慌。那份当初打包衣物时的温暖,此刻全变成了说不出的膈应。 大家捐旧物图啥?不就是想让偏远山区的老乡们能穿得暖一点,让闲置的东西有点用处。可现在呢?有人把这份善意当成了赚钱的生意。中国慈善联合会曾做过调查,每年流向二手市场的捐赠衣物中,有近三成未经正规分配,最后成了商家牟利的商品。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这不是简单的“二手转卖”。捐赠衣物本应走正规慈善流程,经过分拣、消毒后送到受助者手中。可有些环节的人动了歪心思,把好点的衣服挑出来,翻新一下就敢标价卖。那个不一样的扣子,就是戳穿这场“善意骗局”的证据。 有人可能会说,衣服卖了也行,至少没浪费。可这话错了!捐衣服的核心是“帮助”,不是“变现”。如果捐赠渠道成了黑心商家的货源地,以后谁还愿意相信慈善?当善意一次次被消费,寒的是所有想做好事的人的心。 再说说这位女士,花399块把自己捐出去的衣服买回来,这事看着有点荒唐,却藏着无奈。她不是差这一件衣服,是想确认自己的善意到底被怎么对待了。这种“自证善意被辜负”的行为,比丢了件衣服更让人心疼。 现在很多人捐衣服前会犹豫,怕捐出去的东西没人要,怕被人乱处理。这件事更会加重这种顾虑。其实正规的慈善机构都有明确的捐赠流程,还会公示衣物去向,只是不少人不知道怎么找这些渠道,才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十年时间,一件羊绒大衣从捐赠袋到直播间,变的是它的“身份”,不变的是那个特殊的扣子,还有藏在这件事背后的问题。慈善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每个环节都守住底线,才能让善意真正流动到该去的地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某女子在直播间刷到一件羊绒大衣竟然是自己十年前捐到贫困山区的!为了确信自己没弄错
开心唠唠嗑
2025-10-19 22:34:1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