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河新郎父母估计特别憋屈! 虽然女方把18.8万彩礼和六金都退了回来, 他们也不打算追究女方的责任,但也不得不接受永远失去儿子的事实。 早知道儿子不顾反对也要婚的姻,最后却成了要他命的坎儿。他们当初就不应该松口点头同意! 谈了五年恋爱,两人从校园到工作,儿子早把对方当家人了。 谁能想到啊,那五年的感情,曾经是老两口嘴边的骄傲。还记得儿子第一次带女孩回家,是大三的暑假,姑娘穿着白裙子,手里拎着儿子爱吃的草莓,怯生生地喊“叔叔阿姨”。那时候儿子就拍着胸脯说“以后非她不娶”,老两口看着两个孩子眼里的光,心里也软乎乎的——毕竟是从校服到职场的感情,一起在图书馆抢过座,一起挤过早晚高峰的公交,连出租屋里的小书桌,都是两人凑钱买的。 后来谈婚论嫁,老两口不是不同意,是真的犯难。家里条件普通,18.8万彩礼要掏空积蓄,六金更是得东拼西凑。儿子那阵子天天跟家里磨,说“她爸妈养她不容易,这点要求不算多”,甚至偷偷去打了两份工,晒得黢黑回来,手里攥着攒下的几千块,说“再加点就够了”。老两口看着儿子红着眼眶的样子,心一横就松了口——哪能让孩子因为钱,丢了五年的感情啊? 可现在,空荡荡的房间里,还留着儿子准备婚礼的东西:墙上贴着两人选的婚纱照样片,衣柜里挂着没来得及穿的西装,书桌上放着写满流程的笔记本,连喜糖盒子都折好了大半。老两口每次路过,都忍不住摸一摸,眼泪就止不住地掉——当初要是再坚持一下,要是劝儿子“别急,咱们慢慢商量”,要是早点跟女方家好好谈谈,是不是就不会这样? 其实谁都清楚,这事儿不是彩礼的锅,也不是五年感情不够深。可能就是婚前那阵子,两边都绷着劲儿:女方家觉得“该有的不能少,是面子也是保障”,儿子觉得“答应了就要做到,不能委屈她”,偏偏没人坐下来好好说一句“咱们能不能各退一步”。男孩太好强,把压力都自己扛着;女孩或许也有难处,没看透他藏在笑容里的崩溃。就这么一点点误会,一点点硬撑,最后把好好的姻缘,变成了天人永隔的悲剧。 老两口现在不怪任何人,就是悔。悔当初没多跟儿子聊聊心里话,没告诉他“钱不够咱们可以再想办法,别自己扛着”;悔没主动找女方家长好好谈谈,没说“孩子感情好,咱们别让钱成了绊脚石”。那些退回来的彩礼和金饰,被他们锁在抽屉最里面,看着就扎心——这些东西再贵重,也换不回那个喊着“爸妈”进门的孩子了。 说到底,婚姻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儿,也不是一堆钱和首饰能衡量的。真正重要的,是遇事时愿意低头的包容,是难过时愿意倾诉的信任,是两边家庭都愿意为了孩子妥协的真心。要是当初多一点理解,少一点硬撑,多一点沟通,少一点沉默,那个满心欢喜盼着结婚的男孩,现在应该正牵着新娘的手,笑着给爸妈敬茶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最近广东结婚的事儿刷爆了!同事娶了佛山姑娘,彩礼掏了1万8,岳父转头开回一辆凯
【114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