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句话, 中美贸易战迎来转折点。 10月18日,中美经贸对话后同意举行新一轮磋商。这次看似平常的沟通,却因特朗普此前公开承认对华高关税“不可持续”而意义不同。这被广泛视为,持续数年的中美贸易战进入了关键的“筹码清算”阶段。 回顾过去,美国发动了全方位的对华经济施压。但到了2025年,结果出乎华盛顿意料: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下降,但总出口额创新高;制造业实力稳居全球第一。而美国却面临农产品滞销、关键矿产短缺的困境。 特朗普的“不可持续”论,实际上承认了“极限施压”策略的失败。 与此相对,中国已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反制体系,招招指向美方痛点: · 稀土牌:全球超过90%的稀土加工在中国。一旦限制出口,美国高端武器和电动汽车生产都将受到严重制约。 · 市场牌:对美国船只加征港口费用,并为中资企业设定公平竞争底线。 · 农业牌:昔日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暂停采购,直接影响了美国农场主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中国外贸“朋友圈”已多元化,美国市场的重要性今非昔比。 美方如今主动求谈,正说明其可打的牌越来越少。芯片封锁催生了中国自主产业链,贸易调查招来了对等反制。近期美方一系列打压措施,更像是谈判前的最后一搏。 中国商务部早已亮明态度:“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前提是相互尊重与平等。 下周的APEC会议将为新一轮磋商铺路。届时,美国能否取消对中企的不公正限制,以及中国会否延长稀土出口豁免,将成为核心议题。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国力竞争。美国误判了依靠封锁就能遏制中国的可能性,却忽视了坚实的制造业和完整的工业体系才是现代国家的根基。 特朗普的服软,是迫于现实压力。博弈的天平,正在悄然生变。新一轮磋商不是终点,而是一场更深入“筹码清算”的开始。这一次,中国正以更强的实力和定力,稳坐谈判桌前。
中美将在马来西亚举行新的贸易谈判,特朗普仍然软中带硬,他暗示,如果中美关键会晤不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