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的F-35,从冲绳起飞,20分钟就能抵达中国沿海,但中国的东风-17,从发射到命中冲绳基地,需要多久?答案是,更快!在美国的轰炸机抵达目标之前,它的机场,就已经不存在了。 毕竟美国自己的内部评估都表明,东风-17是"美国军事力量的终极威胁",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人家的刀已经架到脖子上了,自家的枪还没上膛。 咱可以先分析一下,F-35那20分钟是怎么来的,冲绳嘉手纳基地到中国东部沿海,直线距离约500公里,F-35巡航速度1.6倍音速,按这速度算确实要20分钟左右。 可打仗不是掐秒表跑直线,战机得先从机库拖出来,加油、挂弹、做起飞前检查,这套流程最快也得15分钟,等它慢悠悠爬升到巡航高度,半小时都过去了。 而东风-17根本不用等,15吨重的弹体装在全地形机动发射车上,随时随地能开火,固体燃料一点燃,两级推进系统直接把乘波体弹头送进近太空,末端速度飙到10马赫,每秒3.4公里,500公里的距离眨眼就到。 从东南沿海发射,7分钟准能命中冲绳,这意味着F-35还没离开地面,东风-17已经把跑道炸出几米深的坑,美军所谓的"快速打击",不过是笑话一场。 更要命的是,东风-17的轨迹根本拦不住,这才是真正的杀招,传统弹道导弹是固定抛物线,就像扔铅球,反导系统能算得明明白白。 可东风-17用的是"钱学森弹道",在60公里高的临近空间"打水漂",一会儿钻进大气层,一会儿又跳出来,横向机动范围能到1500公里。 美军花千亿打造的"萨德"、"爱国者"反导系统,全是针对固定轨迹设计的,面对这种忽上忽下的变轨,雷达屏幕上根本抓不准目标。 日本防卫省偷偷做过模拟,拦一枚东风-17得耗48枚"标准-3"导弹,即便如此成功率还不足5%。 10月19日美媒刚披露,美军在嘉手纳基地新增了6套"爱国者-3",可军事专家早说了,这就是摆样子给盟友看,真打起来连导弹的影子都拦不住,纯属浪费纳税人的钱。 美军这账算得精,可偏偏漏了最关键的一环——F-35再能打,也得有地方起飞。 嘉手纳基地是美军在西太的"心脏",驻扎着54架F-35和12架加油机,可这基地的命门早被东风-17锁死了。 东风-17精度能到10米级,能直接炸穿30米厚的混凝土工事,专门盯着跑道、油库、机库打。 4月东部战区"海峡雷霆-2025B"演练里,就模拟过用东风-17打击嘉手纳基地,卫星图显示,模拟弹头精准命中了跑道交叉点和油库储罐区,直接瘫痪了整个基地的运作。 五角大楼模拟冲突场景时更绝望,一旦开打,东风-17能在战争初期,就端掉美军在第一岛链的所有核心基地,从冲绳到韩国乌山基地,再到菲律宾新建的军事设施,全在它1800-2500公里的射程覆盖内。 没有了基地,F-35再先进也只能趴在甲板上,美军所谓的"空中优势"瞬间归零。 现在美军被逼得没辙,开始搞"分散部署",想把战机分到偏远岛屿,可这纯属自掘坟墓。 10月1日的五角大楼报告承认,分散部署会让后勤负担陡增,美军在印太的补给本来就靠几个核心港口,现在把部队撒出去,弹药、燃油都跟不上,战机就算飞起来也得“饿着肚子打仗”。 更可笑的是,美军自己的高超音速武器都还没影,陆军"远程高超音速武器"、空军"空射快速响应武器"全在测试阶段,五角大楼的科学家都认怂了,说美国在这领域至少落后中国5年。 咱们的东风-17早在2019年就亮相阅兵式,现在早形成了实战能力,而美军的项目还在图纸上打转,这种技术代差可不是砸钱就能补上的。 美军总说自己"技术霸权",可在东风-17面前,这套说辞早破产了。 咱们不光有导弹,还有完整的技术生态,从专用测试基地到配套产业链,100亿美元投入砸出了全链条优势,美军就算现在急着追,也追不上这种体系化领先。 有分析还表明,东风-17的成本比F-35低得多,可作战效能却是几何级提升,一枚导弹就能废掉几十架战机,这种性价比让美军的"武器堆料"战术彻底失效。 更别说东风-17还能配合东风-26B形成火力网,3000公里外的关岛安德森基地也在打击范围内,美军想退到第二岛链也没用,照样躲不过去。 说到底,美军拿F-35吹牛,不过是掩盖自己的战略恐慌。 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东风-17的7分钟,已经彻底改写了西太的军事规则,以前的"前沿部署优势"变成了"前沿挨炸劣势"。 现在美军还在嘴硬,说要加强"盟友联防",可日本防卫省早泄露了,冲绳90%电力靠海底电缆,咱们的潜艇早就在那片海域练过针对性演练,真打起来先断了电,反导系统就是一堆废铁。 盟友心里也有数,谁都不想替美国当炮灰。 F-35的20分钟再快,也快不过东风-17的7分钟;美军的威胁再凶,也挡不住咱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要是美军还拎不清,非要往枪口上撞,那等待他们的,只会是更狠的反制。
为什么中国的096核潜艇会让美军感到畏惧?因为096不出中国海域,就能一发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