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思周日(19日)叫唤,他预计将在未来几天内与中国政府官员会

未央秘史 2025-10-20 16:46:16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思周日(19日)叫唤,他预计将在未来几天内与中国政府官员会面,讨论如何解决围绕计算机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僵局。 卡雷曼思那番“相互依存”的论调,简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说难听点就是打肿脸充胖子,明明是自己跟着美国的指挥棒乱舞,快要把欧洲汽车工业拖进沟里,还反过来装作一副“我们离了谁都不行”的高傲姿态。 要搞清楚这事儿有多荒谬,得先从安世半导体这盘棋说起,9月30日,荷兰经济部突然对安世下达全球运营冻结令,禁止其全球30个主体进行任何资产、人员调整,紧接着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在未庭审的情况下,直接暂停中方CEO职务、架空闻泰科技的控股权,把大部分股份托管给第三方。 这一系列操作的背后,明眼人都能看出是美国在作祟,荷兰法院公开文件显示,早在今年6月美方就明确要求荷兰更换安世的中国籍CEO,而这一切都和美国刚出台的“50%穿透规则”紧密相关,荷兰不过是美国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的马前卒,说它是“温顺小绵羊”都算是抬举了。 卡雷曼思现在跳出来要和中方谈判,根本不是想解决问题,而是中方的反制措施打在了欧洲的七寸上,他不得不慌了。 10月4日中方对安世实施出口管制,禁止特定成品芯片、核心工艺配方跨境流动,这一下直接戳中了欧洲汽车工业的软肋。 要知道安世70%的产能都在中国,东莞、无锡的工厂承担了全球大部分车规级芯片的封装工序,而安世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领域排名第三,小信号二极管、ESD保护器件出货量全球第一,车规级PowerMOS全球第二,欧洲的宝马、奔驰、大众等16家主流车企都高度依赖它的芯片供应,安世超过60%的客户都是汽车企业,仅今年上半年汽车板块就贡献了其59.86%的营收。 欧洲汽车制造协会紧急发出警告,要是安世芯片供应断了,欧洲汽车制造业几周内就可能面临停产危机。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之前全球芯片荒时,大众沃尔夫斯堡总部工厂产量从疫情前的年均78万辆暴跌到2021年的30万辆,福特因为缺一块0.4美元的MOSFET芯片就损失了4万辆汽车产量,两年间全球汽车行业因缺芯累计减产1494万辆。 现在欧洲面临的可不是普通的芯片短缺,而是核心供应商被本国政府人为“冻结”,这种人为制造的供应链危机,比市场自发形成的短缺要致命得多。 闻泰科技年初就预判到美国规则可能落地,提前推进供应链国产化,母公司在建的鼎泰匠芯12英寸晶圆厂目前产能已达3万片/月,全部建成后将超过安世海外的晶圆制造能力。 国内的扬杰科技等企业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今年三季度净利润已增长40%至50%,随着技术迭代,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填补安世留下的市场空白。 反观欧洲车企,想找替代供应商比登天还难,车规级芯片供应商认证至少需要数月时间,而全球芯片巨头大多聚焦于利润更高的先进芯片,成熟制程的车规芯片产能本就紧张,短期内根本无法满足欧洲车企的需求。 荷兰的短视操作正在给本就处境艰难的欧洲汽车工业雪上加霜,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2025年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外资品牌在华销量将下滑10%以上,其中一汽大众降幅可能达到26%。 欧洲车企本就面临电动化转型的巨大压力,而新能源汽车对功率半导体的需求是传统燃油车的三倍多,每辆纯电动车的半导体成本高达1600美元。 在这个关键节点,荷兰却亲手切断了核心芯片供应链,不仅让欧洲车企的转型计划受阻,还可能让它们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要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出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比亚迪等中国品牌正在欧洲市场快速扩张,欧洲车企此时陷入芯片短缺,无疑是给竞争对手创造了绝佳的赶超机会。 荷兰自己的半导体产业也在为这场政治闹剧买单,之前荷兰多次跟随美国出台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措施,限制阿斯麦向中国出售先进光刻机,已经让阿斯麦的业务增长受到制约。 现在又对安世动手,不仅破坏了荷兰作为投资目的地的信誉,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让其他跨国企业对荷兰的营商环境产生质疑。 毕竟没有哪家企业愿意在一个动辄以“国家安全”为名,随意冻结资产、剥夺股东权利的国家长期布局,卡雷曼思现在急着找中方谈判,显然是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当初动手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过后果呢? 说到底,荷兰这种牺牲欧洲产业利益迎合美国地缘政治需求的做法,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不是某一方可以随意操控的政治工具。 欧洲汽车工业要是真因为荷兰的任性而陷入停产危机,受损的不仅是车企和产业链上的工人,还有整个欧洲的经济复苏进程。 而卡雷曼思那套“相互依存”的鬼话,不过是想让中方妥协让步,继续维持荷兰的既得利益,可惜这种如意算盘恐怕打不响了。

0 阅读:0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