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美国NBC采访时说,乌克兰没有输,俄罗斯也没有赢,而且俄军现在处于弱势状态。俄罗斯到现在只占了乌克兰1%的土地,但人员损失却达到了130万人。 作为国家元首,泽连斯基的公开表态本应经过严谨的核实,与军方保持高度一致,但他显然没把总参谋部的“劳动成果”放在眼里。 要知道,乌军总参谋部为了编造一份看似可信的战报,或许还要参考前线的零散反馈、武器消耗数据进行“合理推演”,结果总统一句话就凭空多出来17万俄军伤亡,相当于凭空消灭了十几个俄军师。 这种操作不仅让外界看了笑话,更让乌克兰军方陷入尴尬境地——如果总参谋部的数据是“权威”的,总统为何要随意修改?如果总统的数据更“准确”,总参谋部此前的发布又算什么?这种自相矛盾的背后,其实是乌克兰内部信息管理的全面失控,不同部门为了各自的宣传需求随意炮制数据,完全无视基本的逻辑自洽。 类似的口径混乱在乌克兰的战报史上屡见不鲜,泽连斯基曾公开宣称乌克兰军人阵亡人数仅3.1万,试图反驳所谓“高估伤亡”的说法,但这一数字与美国官员同期估算的近7万死亡、10万至12万受伤的结果严重不符,更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公布的38.3万乌军伤亡总数相差十倍之多。 更可笑的是,乌克兰方面对自身伤亡数据的表述一直在不断变化,2022年底泽连斯基的顾问称有1.3万人丧生,短短几个月后总统就将这一数字上调至3.1万,而在激烈的战场胶着中,这样的数字波动既没有合理的解释,也缺乏详实的统计依据。 这种数据的随意调整,本质上是将伤亡数字当作政治宣传的工具,需要提振士气时就刻意压低,需要向西方哭穷要援助时又可能暗中抬高,完全丧失了数据应有的客观性。 领土占领面积的表述同样充满水分,泽连斯基声称俄军仅控制乌克兰1%的土地,这一说法简直是对战场现实的公然无视。 根据新华网2022年的统计,当时俄军就已经控制了乌克兰约17%的领土,而美国战争研究所2025年初的数据显示,俄军在2024年一年就推进了约4000平方公里,是2023年推进面积的七倍,仅10月和11月就夺取了1335平方公里土地,创下冲突初期以来的最高纪录。 即便考虑到乌军的局部反攻,俄军实际控制的领土面积也远不止1%,泽连斯基的这番表态,更像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试图通过营造“失地极少”的假象稳定国内民心,并向西方证明乌克兰仍有取胜的希望。 这种刻意扭曲的领土数据,不仅无法反映真实的战场态势,反而会因为与第三方统计的巨大差异,进一步削弱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信任,战场上的具体战果通报更是充满了违背军事常识的夸张表述。 乌克兰国防部曾宣称,两天内就消灭俄军3000多名军人、102辆坦克和536辆装甲战车,这样的战果意味着俄军一个完整的摩步旅被彻底歼灭,而在现代战争中,即便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一方,也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战绩,更不用说处于装备和补给劣势的乌克兰军队。 更打脸的是蛇岛事件,乌克兰军方最初高调宣布驻守蛇岛的乌军全部“光荣牺牲”,以此激发国内的抵抗情绪,结果俄军很快发布了82名蛇岛守军投降后被送往塞瓦斯托波尔的视频和图片,画面中投降的乌军士兵排队领取食品和矿泉水,与乌方此前的宣传形成鲜明反差。 这种编造英雄事迹的做法,虽然能在短期内煽动情绪,但真相暴露后对政府公信力的打击却是毁灭性的。 乌克兰方面之所以热衷于炮制虚假数据,核心动机的是为了争取西方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自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就严重依赖美国和欧洲的援助维持运转,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仅2022年1月至7月,4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乌克兰承诺的军事、金融和人道主义援助数额巨大,但实际到位的援助与承诺之间存在显著差距。 乌克兰防长乌梅罗夫也曾承认,西方国家承诺的军事援助只有半数按时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夸大俄军损失、淡化自身困境就成了乌克兰的“生存策略”,只有让西方看到“胜利的希望”,才能持续获得援助。 但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正在逐渐失效,随着虚假数据一次次被戳穿,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开始质疑乌克兰的真实战况,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就公开对西方无限制的对乌援助表示质疑,甚至承诺不会让本国军队卷入战争。 混乱的信息让前线指挥官难以做出准确的战略判断,虚假的战果宣传会导致对战场形势的误判,进而制定出不切实际的作战计划,最终造成更多士兵的伤亡。 同时,频繁的口径不一也让乌克兰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当人们发现自己一直被虚假信息蒙蔽,对战争的支持度自然会下降。 更重要的是,随着西方对乌援助的疲态渐显,乌克兰这种靠虚假数据维持援助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一旦援助中断,乌克兰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说到底,乌克兰战场数据的可信度低下,本质上是战时政治宣传压倒事实真相的必然结果,泽连斯基和乌军总参的口径冲突,不过是这种混乱状态的一个缩影。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