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最近说了句大实话——美国对中国实力的判断错得离谱。他在华待过,亲眼见着咱们从“基建大国”变成“基建狂魔”,从追赶到领跑,这股子韧性和智慧,确实让老外开了眼。 咱这些年发展像啥?好比老家翻新老宅子,不敲锣打鼓宣传,可拆墙砌砖全是巧功夫。就说新疆大石峡水库,247米高的坝体相当于80层楼,用的“智能建造”技术能把每一层混凝土压实度实时传到系统——误差0.1%,德国工程师来考察都直咂嘴。还有深中通道,桥岛隧一肩挑,深圳到中山从俩小时压缩到半小时,开通首月车流量破300万——您说这哪是修路?是把经济血脉重新织了一遍。 上个月跑新疆采访,碰到大石峡工地的技术员小张。他指着监控屏说:“咱这坝体用了BIM建模,提前模拟了30年水文变化,连裂缝风险都能提前预警。”您别说,这种“闷声干大事”的劲儿,才是中国基建的底色。 那问题来了——美国为啥总误判?伯恩斯在任时,可能还盯着咱们“有没有核心技术”,却没瞧见咱们把“实用主义”刻进了基建DNA。就像宝安区去年通车的跨海大桥,表面看是交通升级,实际串联起三个产业园区,物流成本降了20%,工厂招工都容易了。这种“建一条路带火一片城”的本事,哪是简单堆工程量? 水利更不用提。每年万亿投资砸下去,9.5万座水库织成全国水网,滇中引水工程能让1100万人喝上金沙江的水。我老家村支书去年视频时直乐:“以前挑水要爬三座山,现在拧开水龙头就有,娃娃上学都不用早起了。”您说这基建,算不算最实在的民生? 老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伯恩斯现在看懂了,可有些美国人还在拿老黄历说事儿——以为中国还是靠人口红利,却不知咱们早把“规划力+执行力”炼成了核心竞争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最近说了句大实话——美国对中国实力的判断错得离谱。他在华待过
岩哥讲故事
2025-10-21 11:01: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