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发现:中国,7年来首次 10月15号下午,美国伊利诺伊州易洛魁县的一声巨响打破了乡村的宁静,一座1972年建成的老谷仓突然轰然倒塌。 这座近28米高的建筑不是被天灾摧毁的,而是被仓里堆积如山的大豆给活活撑爆了,现场散落的大豆超过816吨,还砸断了主电线,让周边170户居民整晚都在黑暗中度过。 其实当天上午十点半就有人发现谷仓墙体出现了鼓包,可谁也没料到,象征丰收的大豆会以这样惨烈的方式,暴露了卖不出去的窘境。 英媒很快注意到这起事故背后的关键信息:今年9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居然是零,这可是2018年11月以来近七年里的头一回。 这意味着美国豆农们守着满仓的收成,却没了往日最重要的买家,丰收的喜悦早就被滞销的焦虑取代了。 更让美国农业从业者糟心的是,这边豆农的谷仓快被撑破,那边养牛的牧场主们也被一则消息搅得坐立难安。 10月19日,特朗普突然提议要从阿根廷进口牛肉,说这样能平抑已经涨到历史高位的美国肉价。这话说出来,美国养牛业者直接炸了锅,觉得这是在砸自己的饭碗,更是对所谓"自由市场"的背叛。 美国全国养牛户牛肉协会直言这个计划只会制造混乱,根本帮不了消费者,还有协会尖锐地指出这是在“奖励”阿根廷。 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阿根廷恰恰是抢走美国大豆生意的大赢家之一。中国的大豆需求压根没因为贸易争端减少,9月份总进口量达到1287万吨,创下历史第二高。 其中巴西占了85%以上,阿根廷的大豆进口量更是同比涨了91.5%,为了抓住机会,阿根廷甚至暂时取消了谷物出口税。 更让美国农民觉得被“背刺”的是,自家政府不仅不帮着夺回市场,反而计划给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等金融援助。 蒙大拿州的牧场主简·麦克唐纳在电视上看到消息时,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对未来的肉价满是担忧。 经济学家分析,虽然现在阿根廷牛肉只占美国总进口的2%左右,短期影响不大,但这个信号太伤士气,可能会让美国生产商不敢扩大牛群规模。 要知道,今年1月美国牛群存栏量已经降到了近75年来的最低点,本来就受着干旱和饲料成本飙升的双重打击。 说到底,这些大豆早不是单纯的农产品了。中美新一轮谈判前夕,大豆和稀土、芬太尼一起,被特朗普政府列为对华三大核心关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说得很明白,贸易战对谁都没好处,问题得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解决,言下之意这些问题是捆绑在一起的,没法单独解决。 当大豆被推上外交棋盘,成了谈判筹码,最遭殃的就是那些靠种地、养牛谋生的美国农民。谷仓倒塌是小事,市场丢了、信心没了才是大问题。 政府即便后来提出百亿级别的援助计划,也被农民吐槽是治标不治本,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稳定的市场,而不是靠补贴过日子。
美国驻华大使馆的账号发布了一条令人匪夷所思的内容:“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特朗
【38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