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燕郊到瑙鲁:一组数字告诉你,中国的“大”到底有多震撼? 朋友去年去河北燕郊出差,回来告诉我,打车时司机师傅随口聊了句:“咱这镇子,早晚高峰堵得跟北京五环似的。”我听后当时没太在意,直到后来查数据才惊掉下巴——这个地图上标注为“镇”的地方,实际管理人口竟有100万。要知道,南太平洋的瑙鲁刚选了广东籍总统,全国总人口也才1.25万;欧洲的梵蒂冈更夸张,800人的规模,在中国连个中等村子都算不上。 很多人天天说“中国大”,却没真正get到这份“大”的分量。毕竟全球国家数量越来越多,二战结束时才74个独立国家,现在已经有197个。可大部分国家的人口规模,放在中国也就是个县市水平,有的甚至比不上一个镇、一个村。用一组数字对比下来,你就会明白中国的体量有多惊人。 先看高等教育人口。中国有2.4亿人受过高等教育,这个数字乍看抽象,但放到全球语境下就很直观——除了中国,全球人口超过2.4亿的国家只有4个,分别是印度、美国、印尼和巴基斯坦。也就是说,中国光有大学学历的人,就抵得上一个中等规模大国的全部人口。 再看省级行政区的人口。中国有四个省人口过亿,广东、江苏、河南、山东,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吊打”不少国家。要知道,全球人口过亿的国家,除了中国也就13个。比如广东的人口比墨西哥还多,江苏的人口接近埃及,这两个省的经济总量更是能排进全球前20,比很多发达国家都要强。 市级层面的对比更颠覆认知。中国有18个市人口过千万,像成都、重庆、上海这些城市,人口规模比比利时、瑞典等欧洲国家还大。而全球约有120个国家人口低于1000万,也就是说,中国近20个城市的人口,都超过了全球六成国家的总人口。 再往下到县镇一级,差距更明显。中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县和市有三四百个,而全球人口低于100万的国家有40个。比如河北邢台市人口711万,邯郸市928万,都比新加坡(总人口611万,公民366万)还多,也难怪有人调侃新加坡是“坡县”。至于人口过10万的乡镇,中国大概有一两千个,我早年在基层工作的那个镇,就有12万人口,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全球16个人口低于10万的国家。 有人可能会问,小国寡民不是挺好吗?日子过得轻松,还不用操心那么多事。但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小国的短板太明显。首先是主权不完整,很多小国在外交、经济上都得看大国脸色,很难真正自主决策;其次是产业链不全,大部分小国只能依赖单一产业,比如靠旅游、矿产为生,一旦国际市场波动,经济就会受重创;抗风险能力更是薄弱,和平时期还好,大国的“虹吸效应”会把它的人才、资源吸走,一旦局势动乱,很容易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比如中东、东欧的一些小国,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中国的“大”,从来不是简单的面积和人口叠加,而是意味着更完整的产业链、更强大的抗风险能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像疫情期间,中国能快速调动全国资源支援湖北,靠的就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完善的工业体系;在全球经济下行时,中国能保持相对稳定,也得益于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这种“大”带来的优势,是小国很难具备的。 当然,“大”也意味着责任和挑战,比如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体量为我们提供了应对挑战的底气。当你下次看到某个中国乡镇的人口数据时,不妨想想——这个你可能没听过的地方,人口可能比世界上十几个国家加起来还多,这就是中国的“大”,一种刻在地理和人口上的独特优势。
新加坡可能真要完了,因为他们竟然选出了一个印度裔总统,而且这个印度裔总统尚达曼最
【32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