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出新限制,不许向中国出口高端光刻胶,TCL立马终止1.2万吨进口订单,转头联合彤程新材、上海新阳签15.6亿采购协议,国产光刻胶不仅没拖后腿,还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交付。 最近美国出台了新的出口限制,把用于先进芯片制造的高端光刻胶纳入了管控范围,不许卖给中国。光刻胶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芯片制造里缺不了的关键材料,没有它,芯片生产线根本开不起来。 以前全球高端光刻胶市场基本被少数几家外国企业垄断,咱们国内很多企业都得靠进口才能维持生产,TCL 之前也不例外,一直从国外采购高端光刻胶。 这次限制一出,TCL 之前订的 1.2 万吨进口订单就没法正常履行了,要是硬等着,自家的生产线可能就得停摆,损失可不小。 所以 TCL 没犹豫,直接终止了这笔进口订单,转头就找了国内的彤程新材和上海新阳,签了 15.6 亿的采购协议,把之前依赖进口的份额换成了国产货。可能有人会担心,国产的能不能顶得上?事实是不仅没拖后腿,还比原计划提前 3 个月就交付了,这可不是偶然发生的。 先说说彤程新材和上海新阳这两家企业,它们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在国内光刻胶行业已经做了很多年。 彤程新材现在是国内深紫外 KrF 光刻胶的最大量产供应商,今年上半年他们的 ArF、KrF 等新产品已经通过了多家客户的验证,能稳定供货了,而且他们自己能生产光刻胶所需的溶剂,成本控制得也不错。 上海新阳这两年在光刻胶领域进步很快,光是 2024 年,他们 KrF 光刻胶的销售额就比前一年翻了一倍还多,在 ArF 浸没式光刻胶方面也已经拿到了订单,虽然规模还不算特别大,但产品质量已经得到了认可。 TCL 选这两家合作,是看准了他们有实实在在的生产能力,不是随便找的企业凑数。 国产光刻胶能提前交付,背后有好几层原因。首先是政策层面的支持,国家早就把光刻胶纳入了需要重点突破的技术清单,给相关企业提供了不少研发资金,比如 “02 专项” 就给很多国产光刻胶企业投了钱,地方政府也会给建厂房、买设备的补贴,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 更重要的是,政策还鼓励芯片制造企业多用国产材料,2021 年工信部就发文提过这个事,很多芯片厂主动找国产企业合作,给了他们产品验证和改进的机会。要是没有这些支持,国产光刻胶企业可能连进入市场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快速供货了。 其次是国产企业自身的技术积累,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以前咱们确实不行,高端光刻胶的配方人家不外传,纯度要求又特别高,金属杂质得控制在极低的水平,而且就算做出产品,芯片厂也不敢随便用,一条生产线投资几百亿,换材料出问题损失太大,所以验证过程要三五年。 但国内企业啃了十几年硬骨头,一点点试配方,改进提纯技术,现在终于有了成果。比如有的企业能把光刻胶里的金属杂质含量降到很低,符合生产要求,还有的企业能根据客户的需求快速调整产品,比国外企业响应快得多。 还有市场需求的拉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刻胶消费市场,2023 年市场规模就有 109.2 亿元,2025 年预计能涨到 123 亿元以上。 这么大的市场,给国产企业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企业有动力投入研发和生产。而且以前进口光刻胶不仅贵,还经常有断供风险,2021 年日本限制出口时,国内很多芯片厂就慌过,所以大家本来就有换用国产的想法,这次美国的限制正好加速了这个过程。 另外,国内的供应链也越来越完善了。光刻胶生产需要树脂、溶剂、光引发剂等多种原料,虽然高端树脂和添加剂还得靠进口,但不少关键原料咱们自己能生产。 比如生产需要的高纯石英砂,中国 2024 年的产量占全球 62%,还有特种氟化物,国内企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快到一半了,连日本的光刻胶企业都得从中国买这些原料。 供应链能跟上,企业生产就有保障,不用怕原材料断供,这也是能提前交付的重要原因。 TCL 这件事不是个例,现在国内很多企业都在转用国产光刻胶。这说明国产光刻胶已经不是以前那种 “凑合用” 的水平了,确实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当然,咱们也得承认,在最顶尖的 EUV 光刻胶领域,和国外还有差距,人家已经量产好多年了,咱们还在中试验证阶段。 但中低端的 i-Line 光刻胶已经完全能自己生产,KrF 光刻胶的市场占有率 2025 年预计能到 35%,ArF 光刻胶也在逐步突破。以后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国产光刻胶的份额肯定会越来越大,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贝森特喊话中国,愿意放弃100%加税,但是稀土限制必须取消美国
【29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