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杨振宁一生最珍视的,不是诺贝尔奖章,而是父亲临终前的一句诗。 1

时间的碎片 2025-10-21 23:25:56

很多人不知道,杨振宁一生最珍视的,不是诺贝尔奖章,而是父亲临终前的一句诗。 1973年,杨武之先生病危。看着从美国赶回的儿子,这位曾在儿子课本上写下“父亲希望”的数学家,用尽最后力气,写下杜甫的千古名句:“臣甫愤所切,岂惟衣食事。” 这句诗,道尽了杜甫对家国的深切忧思。杨武之想告诉儿子的,正是这份超越个人得失的赤子情怀。 多年来,人们关注杨振宁的科学成就,却少有人知,父亲才是他精神世界的奠基人。是杨武之,在他幼时口授唐诗宋词;是他,在战火中守护家人南迁;也是他,让“家国”二字成为儿子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晚年的杨振宁,像极了父亲,放弃美国优渥待遇,以耄耋之身归来,把最后的光和热献给祖国。这何尝不是对父亲遗愿最深切的回应? 那份家国情怀,从未因时间褪色,反而在两代人之间,完成了一次最动人的传承。

0 阅读:46
时间的碎片

时间的碎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