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荷兰宣布了! 杠不住了!向东方大国服软! 10月21号,荷兰经济事

三农谈史 2025-10-22 17:28:31

就在刚刚! 荷兰宣布了! 杠不住了!向东方大国服软! 10月21号,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说,最近会和中方高级官员见面,专门商量安世半导体当前的僵局,还特别提到“这事已经提到最高级别来讨论了”。 这和二十天前荷兰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当时他们挺强硬的,现在这个转变,让全球做半导体和汽车的行业都很关注。 倒回9月30号,荷兰突然冻了安世半导体在全球的30个主体资产,涉及的钱超过100亿,还把中方派过去的CEO职务停了。 当时他们给的理由是“为了安全”,但后来阿姆斯特丹法院曝光的文件显示,今年6月荷兰就和美国商量过制裁的步骤,美国给信息,荷兰来执行。 说白了,所谓的“安全”,其实就是在产业链这块配合美国做事。 荷兰一开始会这么做,是觉得攥着安世总部的股份,就能说了算。但他们没搞清楚,安世真正重要的生产能力不在他们那边。 闻泰科技的董事长之前就说过,安世80%的封装产能都在中国,单是广东东莞的一个工厂,就要负责全球70%的核心产品供货。 也就是说,荷兰冻的只是总部的资产架子,真正能决定产品能不能供应、供应多少的核心产能,一直都在中方手里。 荷兰这边刚冻完资产,中方就有了应对动作,而且做得又快又准。 10月4号,中国商务部出了出口管制的政策,明确安世在华生产的特定组件不能卖到国外,这一下就卡住了依赖中国产能的全球供应链。 到了10月18号,安世中国又宣布开始独立运营,说员工不用听荷兰总部的指令,员工工资福利、生产安排这些核心事,都由中国这边自己管,彻底断了荷兰想通过管理插手产能的路子。 这些应对很快给市场带来了一连串影响。安世半导体是全球汽车半导体的重要供应商,产品常用在车载电子、消费电子上,中国这边产能一调整,全球市场就供不上货了。 短短两周,有些常用芯片的价格从0.25元涨到了1元,涨了3倍,交货时间也从原来的12周拖到了20周,下游企业都开始抢芯片。 受影响最大的是欧洲汽车厂,好几家大车企的电动车生产线因为缺芯片停了工,停工的比例达到10%,这些车企还通过行业协会给荷兰政府施压,怕再拖下去损失更大。 荷兰现在主动提出要协商,其实是实在扛不住压力了。 一方面,他们冻了资产也没拿到控制权,反而丢了对核心产能的影响,还让欧洲自己的汽车产业陷入麻烦。 另一方面,荷兰有个叫ASML的半导体核心企业,它生产时需要的稀土材料,大多要从中国买。 要是僵局一直拖下去,说不定会影响ASML的正常生产,这对荷兰本土的半导体产业来说,麻烦就更大了。 从目前的情况看,谈判的主动权已经偏向中方了。这场事的核心不是简单的资产归谁,而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谁能在产业链里说了算。 荷兰之前的判断错了,这也说明在半导体封装这些关键环节,中国的产能布局已经有了不可替代的优势,这种优势不是靠攥着股份就能动摇的。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这事其实和生活离得不远。我们用的汽车、电子产品,里面核心零件能不能稳定供应,靠的就是产业链各环节合理分工、产能有保障。 安世半导体的例子也说明,目前全球产业链联系这么紧密,光靠行政手段干预产能分配,最后只会反过来影响自己这边的产业。 接下来这场谈判的结果,不光会决定安世半导体的未来,还可能让全球产业链的分工更理性——只有尊重产能规律,承认各国在产业链里的优势,才能真正实现大家都受益。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三农谈史

三农谈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