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太有看头了。 你们发现没有,四个人目光各异,只有杜致礼看了镜头。其余那

曼彤说世界 2025-10-23 01:18:23

这张照片太有看头了。 你们发现没有,四个人目光各异,只有杜致礼看了镜头。其余那三个人,都没有看镜头。 ​说明这是一张抓拍的照片。拍照之前,他们还在交谈之中。可见他们之间的亲密程度。 ​不知道他们在谈着什么话题,不过可以看出来,是个很轻松的话题。李政道的笑容,非常的具有亲和力,毫不掩饰的那种笑,发自内心的笑。 咱先把照片里的人认全了——没看镜头的另外两位,一位是杨振宁,另一位是他和杜致礼的长子杨光宁。那时候大概是1959年前后,他们都在纽约生活,几家人住得不远,周末常凑在一起做饭聊天,这张照片应该就是某次家庭聚会时拍的。杜致礼会看镜头,大概率是摄影师(多半是家里人举着相机)喊了句“看这边”,她下意识转头配合,而杨振宁和李政道聊得正投入,压根没听见;旁边的杨光宁才五六岁,注意力全在父亲手里的玩具上,自然也顾不上镜头。 李政道那笑可不是装出来的,那时候他和杨振宁正处在合作的“黄金期”。两人从1949年开始一起研究粒子物理,1956年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1957年就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在物理界是少有的快节奏突破。拿奖后没两年,他们还在琢磨新的理论方向,私下聊天常从公式聊到家常,一点没有“大科学家”的架子。照片里李政道穿着宽松的衬衫,嘴角咧到耳根,估计是杨振宁刚说了句玩笑话——比如吐槽他上次做饭把鸡蛋炒糊了,这种生活化的调侃,才让笑容里没有半分刻意。 杜致礼的状态也藏着细节。她出身安徽望族,本身也是学物理的,跟杨振宁是西南联大的校友,后来在美国重逢结婚。她看镜头时眼神很温和,手里还攥着块刚剥好的橘子,应该是正准备递给儿子。那时候她既要照顾家庭,还会帮杨振宁整理论文手稿,几家人聚会时,她总爱跟李政道的妻子秦惠䇹一起聊育儿经,偶尔也插两句他们的物理讨论,能跟上专业话题的默契,让几人的关系不止是“朋友”,更像家人。 现在再看这张照片,最难得的就是“不完美”——没人摆姿势,没人刻意微笑,连镜头都没对齐所有人。可就是这份随意,才藏着他们最真实的相处状态:那时候没有后来科研理念的分歧,没有外界的过多关注,只是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几户亲近的家人,在周末午后聊聊天、晒晒太阳。李政道的笑、杜致礼的转头、杨振宁的走神,每一个细节都在说:这不是精心策划的“名人合影”,只是一段普通却珍贵的时光切片。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36
曼彤说世界

曼彤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