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角生活如何重获新生? 2024年以杭州亚运为契机,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

城市更新观察家 2025-10-23 15:25:48

边角生活如何重获新生? 2024 年以杭州亚运为契机,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联合杭州运河万科中心发起“边角空间新生计划”,关注城市中被忽视的“剩余空间”:无论是社区湖面、桥下空地,或是写字楼内的闲置区域,从 1m2 到 1m3,通过微介入的设计改造激发唤醒城市的潜力,为 500 米生活圈的居民带来生活的便捷与温度,重新定义日常生活中这些被遗忘的角落。 设计改造的核心是在极限预算下,如何让这个尺度偏大、气质严肃的凉亭重新成为人们愿意停留的空间,并唤起身体的松弛与趣味感?解题的线索放在了亭外起伏柔软的地景语言上,尝试将这种语言延伸至亭内。小时候,我们时常被长辈提醒“好好走路”,可相比平整的道路,路边不规整的小坡、小坎、小水坑更具有吸引力,让我们蹦跳穿行、闪躲腾跃,难免磕绊跌倒,却也乐在其中。 亭子中置入褶皱起伏的地景,创造与身体有机而真实的联结,而非简单安插一组“游戏装置”。褶子,本身就是“两者之间的褶子”,营造出自由、亲密以及内外并存的可能性。起伏的褶皱地景将直径 18 米的圆亭划分为内外两层:内侧为集中性的舞台空间,外侧则随褶皱的延展自然围合,形成一系列贴近身体尺度的私密角落,吸引人们停留游憩。这组地景看似开放,却在暧昧的围合与流动之间,悄然创造微妙的亲密感,使人在其中遇见那些未被预设的人与事。 当夜幕降临,光线透过公园的树丛悄然洒落,亭中的灯光缓缓亮起,起伏的地景温柔地漫反射着顶上的暖光。灯光、人影与自然叠加交融,勾勒出一幅温暖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城市夜景画卷。 转角有生活 生活方式改善 案例分享

0 阅读:0
城市更新观察家

城市更新观察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