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51岁的暖通总工程师吴某,在单位组织的餐厅聚餐中,喝红酒后在包间卫生间仰

笔尖下说法 2025-10-23 16:04:41

宁夏银川51岁的暖通总工程师吴某,在单位组织的餐厅聚餐中,喝红酒后在包间卫生间仰面摔倒。同事以为他喝醉,送回家却没告知家属摔倒事;家属误以为是醉酒,未及时送医,最终吴某因创伤性脑出血死亡。家属将单位、14名同事、餐厅告上法院,历经一审、上诉发回重审后,法院判决单位赔偿29万余元、餐厅赔偿9.6万余元,14名同事不担责,还支持了10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本文拆解案件关键细节、法律依据,梳理网友争议点,给职场聚餐提个醒。   一、事件复盘:一顿聚餐,总工程师为何突然离世?   这事得从2022年1月17号的一顿单位聚餐说起,谁都没想到,本该热闹的饭局最后会变成悲剧。   当天晚上7点多,吴某所在的某研究院组织15人(包括吴某)在餐厅818包间聚餐。51岁的吴某是单位的暖通总工程师,聚餐时他和一名同事一起喝了一瓶红酒,全程没出现啥异常。   直到晚上9点半左右,同事包某去卫生间,突然发现吴某仰面躺在地上,头朝里、脚朝外,赶紧喊人帮忙。其他同事过来后,都觉得是吴某喝多了没站稳,扶到沙发上让他歇着,没人问他头有没有受伤,也没人检查有没有外伤。   大概9点50分,同事王某叫醒昏昏沉沉的吴某,搀扶着他打出租车送回家,半路上吴某还吐了一回,王某依旧觉得是喝醉了正常反应。10点20分送到家后,王某没跟吴某家属提“摔倒”的事,转身就走了。   家属看吴某醉醺醺的,以为只是喝多了,还帮忙醒酒,没多想。可到了后半夜,也就是1月18号凌晨3点半,吴某开始不对劲——不停呕吐,喊他也没反应,意识都不清了。家属这才慌了,赶紧打120送医院,可还是晚了。当天晚上10点40分,吴某因创伤性脑出血抢救无效,永远走了。   好好的人没了,家属又悲痛又气愤,觉得单位、同事、餐厅都有责任,于是先后把三方都告上了法院,要求赔偿。   二、法律拆解:为啥单位赔29万、餐厅赔9.6万,同事却没事?   这起案件的判决结果,核心是“谁该担责”“担多少责”,背后藏着明确的法律逻辑,跟咱们平时参加职场聚餐也息息相关。   1. 单位:作为组织者,没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担30%责   法院重审时明确,单位组织聚餐,属于《民法典》里的“群众性活动组织者”,得对参与者的人身安全负“合理限度内的安全保障义务”。吴某的单位为啥要赔29万?关键是犯了三个错:   没告知家属关键信息:吴某在卫生间摔倒后,同事送他回家时,单位没人让同事跟家属说“他摔过”,导致家属误以为只是醉酒,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 没及时建议就医:同事们只看吴某“表面没外伤”,就判断他没事,单位也没安排人陪他去医院检查,忽略了“摔倒可能导致内伤”的风险。 没排查餐厅安全隐患:餐厅包间卫生间没有防滑垫、没有安全警示标志,单位作为聚餐组织者,没提前对场地安全提出要求,间接导致了摔倒事故。   同时,法院也考虑到吴某自身的责任:他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该知道喝酒后身体可能不稳,没注意自身安全,所以自己要担70%的主要责任。最终扣掉单位之前付的6.82万元,判决单位再赔22.19万,加上其他费用,总共赔29万余元。   2. 餐厅:卫生间有隐患,担10%责   餐厅为啥要赔9.6万?核心是“没尽到场地安全管理义务”。 法院认为,虽然卫生间是私密空间,但属于餐厅的管理范围,地面没有防滑垫、没有安全警示标志,存在明显安全隐患,这是导致吴某摔倒的直接诱因之一。所以餐厅要对吴某的死亡承担10%的责任,赔偿9.6万余元。   这里要划重点:不管是餐厅、酒店还是KTV,只要是对外经营的场所,都得保证场地安全,比如地面防滑、有警示标志、设备完好,否则出了事就得担责。   3. 14名同事:没劝酒、已护送,零责任   最让人意外的是,14名聚餐同事没被追责,为啥?法院给出了两个关键理由:   没强迫饮酒:同事们没有劝吴某喝酒,也没有强迫他多喝,吴某是和别人“共同喝一瓶红酒”,属于自愿饮酒。 已尽到合理扶助义务:发现吴某摔倒后,同事们扶他休息、送他回家,已经做了普通人能做的帮助行为。而且同事和单位是“被组织与组织”的关系,主要的安全保障义务在单位,不在个人。   这一点特别重要:以后跟同事、朋友聚餐,只要没劝酒、没强迫喝酒,对方出事后也尽力帮忙了,一般不用担责,不用再担心“一起吃饭就怕出事”。         要是你是聚餐参与者,遇到有人喝酒后摔倒,除了送回家,还该做些啥?比如要不要拍视频留证?要不要强行拉着对方去医院?     这些问题其实都没有标准答案,得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你觉得以后参加聚餐,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是你遇到吴某这种情况,当时会怎么做?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524

猜你喜欢

笔尖下说法

笔尖下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