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从俄电子集团流出的内部文件,让不少军迷炸了锅。上面显示,一个代号为156的“东亚客户”计划采购20架伊尔-78MK-90A加油机,交付期到2027年。虽然文件没明说是谁,但稍微懂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买家八成就是中国。 为啥大家一准儿猜是中国?咱先不用急着下判断,先聊聊这伊尔-78MK-90A到底是个啥宝贝,再说说中国空军的真实需求,答案就清楚了。这机子是俄罗斯在伊尔-76MD-90A运输机基础上改出来的新型加油机,2017年才刚下线,本来就是俄军用来替换老款伊尔-78M的主力。 它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装油多,能装126吨油,比老款伊尔-78M整整多了40吨,这就意味着一次飞上天能给更多战机加油,或者让同一批战机飞得更远。对于一支正往远洋方向发展的空军来说,这种加油机就是“空中加油站”里的顶配款。 再说说咱们中国空军的情况,对先进加油机的需求早就明明白白摆那儿了。这几年咱们的战机更新换代快得很,歼-20、歼-16这些重型战机一批批列装,轰-6K更是经常飞远海巡航。 可再厉害的战机也有“腿短”的毛病,就拿轰-6K来说,不加油的话最大作战半径大概2500公里,要是挂着长剑-20巡航导弹,打击范围能再往外扩不少,但真想在第二岛链附近长时间活动,中途不加油根本撑不下来。 以前咱们手里的加油机,不是数量少得可怜的老款伊尔-78,就是用轰-6改的轰油-6,装油量和加油效率都跟不上现在的需求。 虽说国产运油-20已经服役了,性能也不错,但要一下子满足全军远洋部署的需求,产能还是有点紧张,这时候补一批成熟的伊尔-78MK-90A,刚好能形成“国产+进口”的互补模式。 从俄罗斯那边想,把这么重要的装备卖给中国也说得通。这些年中俄军事合作一直走得挺近,从“海上联合-2025”演习里双方舰艇一起反潜,到“北部·联合-2024”演习中30多架战机联合巡航,两国军队的合作早就不只是表面功夫了。 而且伊尔-78MK-90A的生产线也需要稳定的订单维持,中国作为长期合作伙伴,既能拿真金白银支持俄罗斯军工,又不会像有些西方国家那样提一堆政治条件,这笔交易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 特别是在西方一直制裁的情况下,中国的订单对俄罗斯军工产业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针。 可能有人要问了,咱们不是已经有运油-20了吗?为啥还要买俄罗斯的加油机啊?其实这正是中国军工发展的聪明地方,不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运油-20的好处是咱们自己能掌控,不用看别人脸色,适合大批量列装;而伊尔-78MK-90A经过了俄军的实战检验,技术成熟又靠谱,能很快形成战斗力。 更关键的是,20架的采购量刚好能补上现在的缺口,按照2027年交付的时间算,到那时候咱们运油-20的产能也该上来了,两者搭配着用,刚好能覆盖东海、南海还有西太平洋这些战略方向。 这笔订单背后,更能看出中国空军想往远洋发展的决心。以前咱们的加油机,主要就是守着家门口用的,现在大批量买远程加油机,明显是想把活动范围往外扩。 有了这些加油机,歼-20能在远洋给轰-6K护航更久,歼-16也能在南海不间断巡逻,就连航母编队的舰载机,作战半径都能再往外扩一圈。 就像当初青海湖舰在黄岩岛给海警船补给,直接断了菲律宾钻空子的念想一样,这些加油机一到,那些想在西太平洋搞小动作的势力也该明白,中国空军的“长臂”已经能伸到更远的地方了。 当然了,咱们也不用过度解读,说这是专门针对谁的。中国军队发展从来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全,就像文件里用“代号156”而不直接点名一样,咱们做事一直挺低调。 可低调不代表没实力,20架伊尔-78MK-90A的订单,本质上就是实力的体现,咱们既能自己研发运油-20这样的国之重器,又有能力根据需求买国外的先进装备,这种张弛有度的发展节奏,才最让人安心。 等2027年这些加油机全交付了,中国空军的远洋作战能力肯定能再上一个大台阶。 到那时候再看西太平洋的空中格局,咱们的战机既能飞得远,又能留得久,那些想靠地理优势搞封锁的想法,恐怕只能变成泡影了。而这份流出来的文件,不过是中国国防力量稳步提升过程中,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小插曲罢了。
一份从俄电子集团流出的内部文件,让不少军迷炸了锅。上面显示,一个代号为156的“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23 16:08:48
0
阅读:740
愿我能……
这种脑残假新闻竟然有人信😃😃
用户94xxx52
购买这么多加油机除了美就是中,那只能是中了
stan
这就是为了不让俄罗斯那么快倒下,根本就不是需求的事
用户13xxx08
今天,美国和欧洲对俄第十九轮制裁公布了,昨天,中国高调宣布,购买二十架俄罗斯的军机。妙啊,时机[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