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42年,廖耀湘听说有一个女兵活着走出了野人山,他很激动,不仅亲自向她敬礼,而且还邀请她到自己家里做客!毕竟这名女兵是唯一活着走出野人山的远征军女战士,那她在野人山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在1942年,有三万名中国远征军士兵走进了缅北那片被称为“野人山”的绿色魔窟,这片丛林有个更直白的外号,叫“吃人山”,最后,活着出来的,据说只有三千多人。 可就在这微乎其微的幸存者名单里,有一个名字让她的师长廖耀湘都为之震动——刘桂英,一名护士兵,也是唯一一个已知走出来的女性。 廖耀湘,国民革命军第5军新22师的师长,听闻麾下竟然有一名女兵从那片地狱里徒步归来,激动得亲自接见,当他看到那个衣衫褴褛、瘦到脱形,但双眼依旧透着光的姑娘时,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做的第一件事,是向她敬了一个军礼。 野人山的可怕,在于它会系统性地瓦解你的一切,一开始是军队建制,盟友英军的溃退,让远征军的先头部队新22师陷入重围,撤入野人山成了一场无奈的突围,紧接着,它瓦解你的团队,刘桂英的小队,一共五名女护士兵,很快就和大部队失散了。 她自己掉队的原因很普通,脚上反复磨出的水泡让她痛得跟不上队伍,但这致命的第一步,开启了一场死亡接力。 同伴孙晓枫被毒蛇咬伤,行动一慢,转眼就被狼群拖走,孙月霞和王平感染了瘴气,也就是疟疾,一个在高烧中神志不清,纵身跳下悬崖,另一个则被疾病活活耗尽了生命。 最后一位战友王珊,饥饿下吃下了一种不认识的野果,中毒身亡,刘桂英亲眼见过一个男兵,因为吃了一种奇特的魔芋,当场倒地毙命,从那一刻起,她给自己立下了铁律:绝不碰任何自己不认识的植物。 当同伴一个个消失,最极致的恐惧降临了:迷路,野人山的树木遮天蔽日,根本看不到星星,没有地图,没有方向,一个人在里面打转,和等死没什么两样,饥饿、毒虫、瘴气、猛兽,这些都可以挣扎一下,可是一旦迷失,就是把命运彻底交了出去。 超过三个月的时间,刘桂预独自跋涉,当廖耀湘在饭桌上问她,究竟是怎么找到路的时候,这个年轻的护士兵给出了一个让人毛骨悚然却又充满智慧的答案:她一路是跟着前面牺牲战友的尸骨和“尸水”走出来的。 这个策略听起来骇人,却是当时最理性的选择,她坚信,倒下的战友们,就是大部队前进的方向,这条由白骨铺成的路,是她追上大部队唯一的希望,她把最恐怖的景象,硬生生扭转成了求生的导航系统,靠着“向死而生”的逻辑,一步步挪出了绝境。 就在她濒临极限时,人性的光芒重新出现了,她遇到几位同样掉队的男兵,这些绝境中的幸存者没有彼此猜忌,而是结伴而行,互相扶持,这微弱的连接,让她从一个孤独的求生者,重新回归为集体的一员。 最终的转机,是一个盟军设立的补给站,盟军与远征军取得联系后,通过空投建立的生命站点,就像是文明世界在野蛮丛林里点亮的一盏灯塔,刘桂英在这里休整了十几天,才被送往印度的远征军基地。 她的生还,在基地里引起了轰动,一个弱女子,竟然征服了那座“吃人山”,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师长廖耀湘不仅亲自敬礼,几天后还特地让夫人准备家宴,为她接风洗尘,这是一种对生命奇迹的最高敬意。 后来,有记者问她,后不后悔参军,经历这九死一生,她只淡淡地说:“我们只是尽了一份责任。”这份朴素的信念,或许就是支撑她走出那片丛林的最强力量。 战争结束后,刘桂英定居安徽,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她再也没有回到过战场,而是将余生奉献给了孩子和课堂,2021年,这位传奇女性与世长辞,享年102岁,她的一生,完美诠释了生命的坚韧可以穿越最黑暗的地狱,并最终回归最平凡的温暖。 信息来源:搜狐网《1942年,廖耀湘听说一远征军女兵活着走出野人山,他率先对她敬礼(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