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重磅新政出台!中小学生迎来“无作业日”,心理健康十条措施全面护航 “孩子

寒夜微凉 2025-10-24 23:36:53

教育重磅新政出台!中小学生迎来“无作业日”,心理健康十条措施全面护航 “孩子凌晨两点还在补作业”“考试排名让全家焦虑”……这些场景你是否熟悉?近日,教育部一纸通知,直指中小学生心理压力的核心痛点——十条心理健康措施正式发布,从作业、考试、体育、睡眠到网络管理,全方位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松绑”。许多家长看完直呼:“早该这样了!” 一、减负落到实处:每周一天“无作业日” 新政明确要求:严禁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每周设一天“无作业日”。考试不再排名,日常测试频次减少,难度合理控制。校外培训继续严控,中考改革推进优质高中指标到校,从根源缓解升学焦虑。同时,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每月至少一次实践活动,帮孩子练就“心理免疫力”。 二、体育每天2小时,课间不再“消失” “体育每天2小时”成为硬性规定,班级赛、年级赛让每个孩子“动起来”。课间15分钟不再被占用,课后服务增加体育项目,学校与社区联动开放运动场馆。一位校长感慨:“让孩子出汗,比多做十张卷子更重要。” 三、睡眠、用网、特殊关怀:细节见真章 新政要求保障午休、严禁提前到校,睡眠纳入健康监测。网络管理升级,“息屏行动”减少依赖,平台不得推送“内卷”“焦虑”内容。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特殊学生“一生一策”,每学期家访,结对关爱,让无人忽视的角落照进阳光。 四、全员育心:老师、家长、社会齐行动 班主任、心理教师、精神科医师构建三级服务体系;学校设心理教研员,AI心理助手、智能减压室用科技赋能关怀。家长每学期至少参加2次心理健康培训,社区搭建心理平台,12355热线随时待命——这是一场全社会参与的心理“守护战”。 教育的本质,不是将孩子雕琢成同一模样的“完美作品”,而是让他们在健康的土壤中自由生长。这十条措施,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但它传递的信号无比清晰:孩子的笑声,比分数更珍贵;心灵的阳光,比排名更长远。 一起转发支持,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撑起一把伞!

0 阅读:24
寒夜微凉

寒夜微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