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突然正式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面向中国输美卡车和零部件

林中欣 2025-10-25 14:51:06

就在刚刚 ​美国突然正式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面向中国输美卡车和零部件加25%,客车加10%,签证这边口径也更紧,消息来了就要落到表格上,财务在算,法务在看条款,人资去问移民顾问,报关节点和海运排期跟着挪,年底的交付计划重排。 范围不小,美国上一年进口超过200亿美元、接近24.5万辆中重型卡车,生态要跟着动,一辆标价50万美元的中国电动重卡,多出的12.5万美元关税成本直接进账本,价格差被吃掉,TCO要重算,折旧和保险一起更新,车队的采购清单重新拉,供应商会议加了一轮。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说要护住美国制造业,话放出去,企业看的是零件和账,设厂在美国的五十铃,从日本进核心部件在美国组装,清单上发动机变速箱线束都写着原产地证,编码一改成本抬升,产线节拍得改,本地配套比例再算,供应链团队电话一个接一个。 美国商会早就提醒过,重型卡车的前五大进口来源是美国盟友,安全怎么定义各有说法,落地到业务就是单车成本拉高,采购周期拉长,售后备件库存要加层,提单和海关数据跟仓库周转率一起看,经销商的库龄表亮出来,运输公司把调度软件里的参数改了又改。 签证这条线也很关键,美国这边门更窄,中国推出面向全球青年科技人才的K字签证,HR打开两套流程对比,一个看入境时长和材料清单,一个看岗位匹配和校企项目接人,研发团队的入职计划和实验室排班一起调整,招聘邮箱通知写好。 关税不止是往前推的一笔钱,成本会回到市场,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给出预测,美国卡车运输业可能出现裁员,车队把预算在人力和油耗之间挪,线路优化先跑一遍,里程和保养间隔重新设定,司机和维修的班次表先动起来,物流伙伴问明年趟次怎么排。

0 阅读:52
林中欣

林中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