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飞出“金凤凰”!李桂英带姐妹种出致富“红苹果” 霜降一过,太行山深处的苹

一半小苹果 2025-10-26 01:30:25

山坳飞出“金凤凰”!李桂英带姐妹种出致富“红苹果” 霜降一过,太行山深处的苹果岭就浸在甜香里。李桂英扎着麻花辫,帆布包往肩上一甩,踩着晨露钻进果园——包里那本磨掉边角的记账本,密密麻麻记着十年光景:从当年逃荒来的“外来媳妇”,到如今领着全村姐妹奔富的“苹果女王”。 十年前刚到苹果岭时,她心凉了半截:婆家用三间漏雨土坯房当婚房,村里路窄得错不开架子车,村民们守着薄田种玉米,一年忙到头刚够温饱。婆婆拉着她的手叹:“女人家这辈子,守好灶台和娃就中。”可李桂英夜里望着窗外的山,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满山荒坡,咋就不能种点能换钱的?” 她第一个提出种苹果,立刻成了村里的“笑柄”。男人们蹲在墙根抽烟:“山里石头多,能长出啥好果子?”相熟的媳妇劝她:“别折腾了,安分过日子不比啥强?”李桂英没辩解,揣着结婚时攒的两百块私房钱,天不亮就坐拖拉机往县城赶。回程遇上大雨,她把树苗紧紧裹在怀里,自己淋得浑身湿透,鞋上的泥块重得像坠了铅,到家时冻得直打哆嗦,却先摸了摸树苗:“没冻着就好。” 学技术的苦,比种庄稼难十倍。她翻遍亲戚家的旧农技书,天天往镇上农技站跑,软磨硬泡跟着技术员学剪枝、疏花;听说邻县果园管得好,她主动去帮工,白天顶着日头干农活,晚上就着煤油灯记笔记,把“花期温度”“坐果间距”写得工工整整。有次为了看果树开花规律,她在山上搭了个简易棚,守了三天三夜,脸被风吹得脱了层皮,丈夫心疼得直骂“傻媳妇”,她却举着笔记本笑:“学会这招,明年果子能多结一半!” 好不容易等第一批苹果红了,销路又卡了壳。李桂英背着竹筐去镇上赶集,喊了一天嗓子,只卖出五斤。她咬咬牙,找娘家借了两千块,买了部二手智能手机。跟着村里年轻姑娘学拍视频,第一次直播时,她紧张得手都抖,对着镜头半天说不出话,有网友发评论“这大姐太土了”,她红着脸却不肯下线:“俺们苹果岭的果子,不打农药,咬一口全是糖心,你们尝尝就知道!”就凭着这股实在劲儿,订单慢慢多了起来,从几箱到几十箱,最后连外地批发商都找上门。 现在的苹果岭,早不是当年的穷山沟:水泥路绕着山转,标准化果园连成片,村里二十多个姐妹都跟着李桂英学种果、开直播,不少人家里盖了二层小楼,衣柜里挂满了新衣裳。有游客问她:“你一个女人家,咋能把日子过这么红火?”李桂英指着果园里忙碌的姐妹们,笑得眉眼弯弯:“不是我本事大,是咱女人只要肯下苦、靠自己,就没有翻不过的山。你看这苹果,红得透亮,都是咱一双手种出来的!”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洒在果树上,李桂英的小儿子抱着刚摘的苹果跑过来:“妈,今天直播又卖了三百箱!”她擦掉儿子脸上的果汁,抬头望向远处——山坳里新栽的果苗,正迎着晚风使劲长,像极了当年不服输的自己。

0 阅读:1
一半小苹果

一半小苹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