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一发炮弹,替我国出了一口恶气,但现在看来我们损失了至少35亿! 俄罗

小茹吖 2025-10-26 14:52:35

俄罗斯一发炮弹,替我国出了一口恶气,但现在看来我们损失了至少 35 亿! 俄罗斯那一发精准砸向马达西奇工厂的导弹,让不少国人觉得解气 —— 毕竟之前咱们在这家乌克兰公司身上,着实被搅黄了不少事。 可解气归解气,回头算笔账就知道,这事儿里咱们至少亏了 35 亿。 马达西奇的根扎在乌克兰的扎波罗热市,它可不是什么新兴企业,早在 1907 年就开始钻研飞机发动机,算是航空工业里的 “百年老店”。 苏联时期的它更是风光无两,当时苏联空军的米格 - 29、苏 - 27 这些主力战机,不少核心发动机配件都出自它家,说它是苏联航空工业的 “心脏供应商” 也不为过。 等到苏联解体,乌克兰接手了这部分技术遗产,马达西奇也改成了私有化企业,老板维塔利・博古斯拉耶夫接盘后,天天琢磨的就是拉订单保饭碗 —— 这么大的厂子,没订单撑着,分分钟就得倒闭。 转折点出在 21 世纪初。那时候美俄关系越来越僵,两边互相掐着对方的产业命脉,俄罗斯原本是马达西奇的大客户,订单说断就断。 没了主要收入来源的马达西奇,一下子陷入了困境,老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眼瞅着要撑不下去,他们转头就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 当时中国正想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补短板,马达西奇的技术刚好能帮上忙,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聊起了从生产线合作到技术转让的长期计划。 可就在合作快要落地的时候,美国插了一脚。 它早就看出马达西奇手里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有多金贵,生怕中国拿到手后补上短板,于是把科技封锁的矛头直接对准了这家公司。 当时中国团队已经进驻马达西奇的生产线,结果乌克兰政府突然叫停了所有进程,打了咱们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不仅扣下了中国企业持有的四分之一股权,还逼着中国掏了 1 亿美元的 “援助费” 才肯松口,相当于咱们花了钱,还没拿到想要的技术。 其实俄罗斯也一直盯着马达西奇的技术。 2022 年俄乌冲突一爆发,扎波罗热市就成了战场,炮声整天不断,马达西奇工厂赶紧拉满了警戒,生怕设备被战火波及。 可该来的还是来了,2023 年 8 月 5 日那天,俄军直接甩出了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和 “口径” 巡航导弹,精准命中了马达西奇的厂区。 爆炸声一串接一串,厂房塌了大半,里面的精密设备也毁得差不多了。 消息传到国内,不少网友都觉得解气,说俄罗斯这一炮算是替中国出了之前的窝囊气 —— 毕竟咱们在马达西奇上花了那么多心血,最后却被美国和乌克兰联手搅黄,换谁心里都不痛快。 但解气归解气,咱们的损失也是实打实的。 有人仔细算过账,从前期给马达西奇的投资、中国团队长期驻场考察的费用,到原本能拿到的技术合作收益、后续可能带来的产业链联动价值,加起来至少有 35 亿。 有人说,就算损失 35 亿也值,至少马达西奇没法再给乌克兰军机供货,更不会被美国拿去卡中国的脖子,算是一种 “平衡”。 但我觉得,这种 “平衡” 其实是无奈的选择。 这事儿给所有想走出去搞高端技术合作的中国企业,都上了生动一课:在大国博弈的舞台上,技术合作从来都不只是企业间的生意,背后全裹着地缘政治的拉扯。 你以为是单纯的商业合作,说不定哪天就成了别人博弈的棋子,说停就停、说卡就卡。

0 阅读:75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