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政府部分新政出台:今后不再投放储备米,明年计划减产水稻;放松加班时长限制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26 15:09:10

高市早苗政府部分新政出台:今后不再投放储备米,明年计划减产水稻;放松加班时长限制,不“过劳死”就行   先说说粮食的事,农林水产大臣铃木宪和直接放了话。他说以后大米价格不管多高多低,都归市场说了算,政府再也不插手调控了。只要市面上还能买到米,就算价格涨到天上,政府也不会拿出储备米来兜底。   这话让不少日本民众心里发慌,你知道吗?就在今年上半年,东京的米价已经比去年同期涨了93.8%,一袋5公斤的大米平均价格都超过4200日元了。大阪有八成的零售店都断过米,东京市民凌晨四点排队抢储备米的场景,现在想起来还清清楚楚。   更要命的是,之前政府集中投放过一波储备米,现在库存早就见底了,只剩下15万吨,连应急都不够用。之前都已经开始把喂牲口的饲料米,当成老百姓吃的主食米投到市场里了。   可就在米价一个劲涨、储备米又不够的节骨眼上,高市政府还想着明年让水稻减产。他们打算把2026年的稻米目标产量往下调5%,定在711万吨,这比今年整整少收37万吨。   这操作真的让人看不懂,要知道日本的水稻产量早就一年不如一年了。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一年还能产1200万吨大米,到2023年就只剩716.5万吨了,其中老百姓吃的主食米才661万吨。   种植面积也从200多万公顷缩水到134.4万公顷。静冈县有个稻农叫宫本纯,他都快愁死了。他种了25公顷的稻田,这两年肥料、农药、农机具的价格涨得特别厉害。   像钢铁、塑料这些进口原材料,再加上运费,直接让农机价格贵了两三成。就算现在米价涨了,他也只能勉强盖住成本,根本赚不到钱。   更别说他们村里七成的稻农都超过70岁了,50多岁的他在村里都算最年轻的,年轻人压根不愿意种稻子。本来产能就跟不上,现在还要减产,这不是雪上加霜嘛。   其实这背后都是老问题在捣鬼,日本搞“减反政策”都几十年了。这个政策说白了就是给农民补贴,让他们别种地,靠控制产量来抬高米价。   高市刚上台,根基还不稳,显然是想讨好这些实权派。毕竟自民党里面派系特别多,要是得罪了农协,她这个首相宝座恐怕坐不踏实。可普通老百姓就得遭罪了,有经济学家预测,明年又减产又不投储备米,米价肯定还得往上冲。   到时候寿司、饭团这些平时老百姓常吃的东西,都可能变成“奢侈品”,本来就居高不下的物价,还得再涨一截。   这边粮食政策让人闹心,那边的劳动政策更让打工人心里发冷。新任的厚生劳动大臣直接放了话,说要放宽加班时间的限制,而所谓的上限居然是“只要不过劳死就行”。这话在国会审议会上一说出来,立马就炸了锅。   日本的“过劳死”问题本来就很严重,之前石破茂当看守首相的时候,每天从早上七点忙到晚上十点,桌上堆着一堆公文都没人帮忙处理,就这还被人夸“负责任”。   现在政府直接把底线拉到“不死就行”,这简直是把打工人当牛马使唤啊。更讽刺的是,地方政府还在喊着“上四休三”,说要提高生育率。一边逼着人拼命加班,一边又装出“人性化”的样子,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   说到底,这些政策都是高市“早苗经济学”的样子,表面上叫“经济强韧化计划”,实际上是拿财政健康换政治支持。她是靠着和极右的日本维新会结盟才上台的,对方主张大规模减税、取消各种规定,而她自己又要搞扩张性的财政支出。   一边减税一边增加支出,只能靠发国债来填窟窿。可日本的政府债务早就超过GDP的235%了,在发达国家里排第一。市场对这套玩法早就没信心了,她当选后股市短暂涨了几天,很快就跌回去了,所谓的“高市交易”根本撑不住场面。   现在日本人还靠着“日本首位女首相”的新鲜感撑着,内阁支持率暂时还能维持在71%。可等这股新鲜劲过了,米价越涨越高,加班也越来越多,老百姓的耐心早晚会被磨没。   高市现在为了讨好实权派,每走一步都是在给未来埋雷。要是哪天债务危机爆发了、物价彻底失控了,最后买单的还是普通民众和年轻一代。毕竟她现在发的国债,早晚都得靠后人来还。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