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这一波又稳了! ​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洲车企急签新合同,人民币结算成关键变量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27 01:47:54

中方这一波又稳了! ​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洲车企急签新合同,人民币结算成关键变量 ​安世中国刚给欧洲客户发了消息,说芯片又能供货了,不过得重新签合同,以后所有交易都得用人民币,国内订单实在太多,发往欧洲的货量得砍一砍,交货时间也不好说,得看工厂怎么排产。 这哪儿是恢复供货啊,分明是把主动权攥得死死的!安世这底子本来就硬,前身是荷兰恩智浦的功率半导体业务,2017年被中国资本收购后,直接成了全球功率芯片领域的“隐形冠军”——汽车上用的低压MOSFET、二极管,它的市场份额常年稳居前三,欧洲车企的燃油车、新能源车,十辆里有七辆得靠它的芯片撑电控系统。 欧洲车企能不急吗?去年芯片短缺那阵儿,大众狼堡工厂停了三条生产线,宝马慕尼黑总部连员工轮岗都用上了,就因为缺安世的功率芯片,一辆车都没法下线。现在好不容易等来了供货消息,别说砍货量、等排产,就算要求当场换结算货币,他们也得捏着鼻子认。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上周刚发的数据,欧洲车企的芯片库存只够撑18天,要是再断供,第四季度的产销目标就得泡汤,年底分红都得打折扣。 人民币结算这招,才是真的戳中了要害。以前欧洲车企跟中国企业做生意,总爱抱着美元结算的老习惯,觉得汇率稳、流程熟,可今年以来美元波动跟坐过山车似的,欧元兑美元贬了快5%,换成人民币结算反而能省不少汇兑成本。更关键的是,安世不是孤军奋战——今年前九个月,中国与欧盟的本币结算贸易额同比涨了32%,从能源到机械,越来越多领域开始绕开美元,安世不过是把这种趋势,精准用到了芯片这张“刚需牌”上。 国内订单爆仓才是安世的底气根源。比亚迪、蔚来这些本土车企,下半年新车型密集上市,光比亚迪一家,每月就需要近百万颗功率芯片;加上光伏、储能领域的需求猛增,安世天津、重庆的工厂24小时连轴转,生产线都排到了明年一季度。欧洲客户想插队?抱歉,国内市场的需求都喂不饱,自然得先保自家饭碗,至于欧洲货量“砍一砍”,不过是供需失衡下的必然选择。 搁以前,核心零部件供货哪有“卖方说了算”的道理?早年间欧洲企业握着芯片技术,给中国车企供货时,不仅要提前半年付定金,还得接受“美元结算+固定涨价条款”。现在反过来了,中国不仅攥住了核心产能,还能把人民币结算嵌进产业链上游——这不是简单的“议价权反转”,是全球产业链重构里,中国从“被动采购”到“主动定规”的实打实跨越。 欧洲车企就算有怨言也没辙,想找替代供应商?难!日本瑞萨、美国安森美产能早满了,新生产线投产至少要18个月;自己研发?功率芯片的封装工艺、稳定性测试,没个三五年根本摸不透。与其坐等停产亏大钱,不如赶紧签新合同,乖乖用人民币结算,只求能拿到货、保产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634

评论列表

朦龙

朦龙

2
2025-10-27 08:41

去美元化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