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万斯他们不允许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其实后面深层的考虑还是中国! 以色列一定要吞并约旦河西岸,而且还想用法律的形式来吞并。也就是说他们不光要事实的占有,还想谋求主权。 这是特朗普他们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万斯结束访问以色列之后,公开对媒体表示,我感到我受到了侮辱。他的意思很明确,就是特朗普和他已经多次强调以色列的底线就是不能吞并约旦河西岸。 但是以色列却总想突破这个底线,这根本不是什么单纯的政治挑衅,以色列心里门儿清,法案一旦落地,就能把实际控制的 2382 平方公里土地(占约旦河西岸总面积 42%)彻底合法化,那些新增的 60 个非法定居点和 77 万犹太定居者也就名正言顺了。 但他们没算到,特朗普的警告来得如此决绝:“吞并就失去所有支持”,这狠话背后藏着的全是对中国的忌惮。 美国真正怕的不是以色列不给面子,而是吞并引发的地区动荡会给中国递上 “投名状”。要知道现在的中东早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中国和中东的贸易纽带早拧成了钢绳。 2024 年上半年中国对中东出口就飙到 520 亿美元,同比涨了 18%,光是机电产品就卖了 280 亿美元,小米手机在沙特、阿联酋的份额蹭蹭涨,隆基绿能的太阳能板更是拿下约旦、卡塔尔的大订单,这些生意全靠地区稳定托着。 一旦以色列吞并引发阿拉伯国家集体反弹,埃及、沙特这些已经和中国深度绑定的国家,只会更倾向于找中国主持公道,毕竟中国手里握着他们需要的新能源设备和基建技术,比亚迪都要去沙特建生产基地了,这种合作可不是美国能随便替代的。 更关键的是能源这块硬骨头。美国现在靠着页岩油实现了能源独立,可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正逐年攀升,未来 20 年迟早要超过美国。 特拉维夫的智库早就点破了,中美在中东的能源利益已经绑在了一起,美国维持地区稳定,既是保自己的传统影响力,也是变相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兜底。 以色列要是把约旦河西岸这桶火点燃,油价必然剧烈波动,中国的能源供应受影响,全球经济都会跟着抖三抖,美国的出口生意也得遭殃 —— 要知道现在美国石油巨头正忙着给中国供货,这种利益链没人敢随便打断。 以色列的小算盘其实挺简单,想借着巴以冲突的乱局趁热打铁,用法律把侵占的 52 平方公里土地(2023 年 10 月以来新增的)彻底吞下去。 可他们忘了,美国现在的中东战略核心是推进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这步棋本来是为了联手遏制地区势力,结果以色列非要在约旦河西岸搞事情,直接把沙特推到了对立面。 沙特要是不爽,转头就能加深和中国的合作,毕竟中国是他们的大买家,2024 年对阿联酋出口都涨了 20%,这种经济吸引力可比美国的军事威慑管用多了。 特朗普心里比谁都清楚,要是丢了沙特这个支点,中国的 “一带一路” 在中东只会推进得更快,那些已经建起来的物流枢纽和数字化贸易平台,可不是美国想拆就能拆的。 还有国际舆论的账要算。以色列吞并法案刚通过,埃及、约旦等 15 国就联合谴责,这种时候美国要是护着以色列,等于把自己架到阿拉伯世界的对立面。 而中国在中东的形象一直是 “务实合作者”,从不搞政治干涉,这种中立姿态在动荡时期最吃香。 上海交大的学者早说过,中国不会深度介入但会顺势而为,一旦美国和阿拉伯国家闹僵,中国的智能安防设备、工程起重机这些硬通货只会卖得更好,浙江大华在迪拜的研发中心早就备好货了,就等机会扩大市场。 万斯骂以色列 “愚蠢的政治噱头”,其实是怕这噱头给中国做了嫁衣。 说到底,以色列想靠法律吞并土地的心思,踩的不只是美国的面子,更是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根基,而这根基现在最大的威胁就是中国的崛起。 特朗普万斯要是坐视不管,中国用不了多久就能借着地区合作把影响力扎得更深,毕竟 2024 年上半年中国对中东的太阳能电池板出口都涨了 35%,这种实打实的合作远比空泛的政治承诺管用。 以色列要是真把美国惹急了,断了支持不说,搞不好还得看着中国趁机和阿拉伯国家签更多大单,到时候别说吞并土地,能不能保住现有利益都得打问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