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赛这几天,火箭和独行侠都有点小麻烦,关于双塔和体型的讨论又有点倒向空间和开发。

王斯文的杂货铺啊 2025-10-27 11:15:33

开赛这几天,火箭和独行侠都有点小麻烦,关于双塔和体型的讨论又有点倒向空间和开发。

对于联盟的趋势演变,我个人有两个感受:

一是联盟是台巨大的自适应机器,他有庞大的算力,总能逐渐适应某种新出现的异常,无论是某个球员开创的打法,还是某种规则的突然改变,他最后都会适应,并让比赛的形状改变一点点,最后所有人都习以为常。

但这个过程往往是缓慢的,需要从意识转变,到技战术尝试,再到球员配置逐渐跟上并逐步推而广之,这个过程可能要一年甚至更多。

15年的勇士是个最典型的案例,联盟经历了大概1年半的宕机,当勇士开始投进三分时会有95%的人惊慌失措,慢慢的,联盟用无限换防、用整体更多的三分、用逐渐追上来的拼转换能力,让人们对这种篮球逐渐有了适应,现在人们可能依旧在一些时候解决不了库里,但已经能跟着正常打比赛了。

但还是那个问题,这个过程会很慢,因为任何所谓演变都是需要时间的,也必然有试错的环节,这就给了我关于趋势的第二个印象:

每次演变,都会有矫枉过正的阶段。

为了对付奥尼尔囤积肉盾,让一堆丹皮尔签了大合同是矫枉过正;为了应对勇士的投射,给了一堆贝尔坦斯大合同是矫枉过正;那在今天,随着联盟重新把竞争放回禁区,开始囤积中锋甚至双塔,会不会也是一种矫枉过正?

这当然不意味着“中锋”、“射手”、“双塔”本身是错的,因为这背后代表的是防守、是空间、是对抗,这些理念和元素是对的,他们在演变开始的早期取得了成功,向人们展示了他们对于上个时代的打击力度,所以才开始被人追捧。

但还是那个问题,与理念匹配的配置资源、技战术体系,需要一个逐渐跟上的过程:

在人们追逐空间的过程中,一大堆射手获得了金钱,但他们不能给球队提供防守,也没有处理球能力,球队除了5-out站位也不知道他们还能做点什么,导致面板投射数据并没有兑现成勇士的切入和快攻。

而中锋收获合同的同时,有没有和身高总和看起来那么强悍的防守移动和回收护框能力、去真正支持他们反哺快攻,以及进攻端有没有冲前板以外的方式来帮助进攻开发,而不是因为大家都不能摆脱,导致打不进篮下,最终反而暴露了双塔在退防上的局限性?

我们暂时还不得而知,目前一些持有过量体型的球队看起来都有点麻烦,场面上似乎也都跟内线、开发、节奏、移动能力有关,但开赛阶段5场以内,10场以内,甚至15场以内的比赛都难以称作大样本,很可能过上一个半月再看,就什么都不一样了。

但双塔不是万能的,体型也不是万能的,这个结论我认为立得住。

25雷霆的双塔构建于切特优秀的移动能力,过得去的投射,哈腾的上线策应属性,sga和杰威的中距离打法, 以及过量防守强度等一大堆因素;

24独行侠或许也算成功,但他们除了中锋延续性,还构建于东契奇顶级的挡拆驾驭能力,和欧文一起构建的兜底进攻能力,以及总决赛前总有人的投射超出预期的一点神奇;

就像勇士的五小,也构建于水花(曾经)被低估的处理能力,追梦艺术家级别的防守判断,和科尔多年雕琢的传切本能——以及最重要的,库里超绝的防守牵制力和有无球能力等等。

空间和体型,看起来是成功的要素,但只有要素本身是不够的,需要等待很多东西做协同,但没有球队愿意坐在原地,等待所有协同都做好再上桌,所以很多球队会在早起就试图成为那个“吃螃蟹”的人,每次趋势演变都是一次竞争蓝海,所以矫枉总会过正,也必须有矫枉过正的阶段,人们才会返回头去想,到底是哪个环节除了问题,然后真正酝酿出下一个联盟的比赛形态。

0 阅读:1
王斯文的杂货铺啊

王斯文的杂货铺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