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写作业走神,爸爸一个吓唬的巴掌,竟然把10岁儿子小宇的耳膜打出了个芝麻大的洞。这事发生在安徽滁州一个普通家庭,谁能想到辅导作业的日常场景会演变成一场意外伤害? 事情经过很简单:那天爸爸辅导四年级的小宇写作业,看孩子心不在焉,一着急抬手想吓唬他。孩子下意识一躲,原本虚晃的巴掌反而结结实实打在左耳上。第二天孩子喊耳朵疼,到医院检查才发现鼓膜破了0.2×0.3厘米的洞。虽然当地医生说不用手术,但家长担心孩子听力受损,专程赶到杭州的浙大一院。耳鼻喉科张志利医生检查后确认是鼓膜穿孔伴轻度传导性耳聋,好在没有感染。经过两个月的抗炎治疗和精心护理,最近复查时鼓膜终于完全长好了。 这个看似小小的意外,却暴露了太多值得反思的问题。首先想对家长们说,辅导作业时真的得管住手。现在孩子学业压力大,家长也容易焦虑,但生气时那个下意识的动作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这次是耳膜穿孔,下次万一伤到眼睛呢?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多方面原因,打骂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更让人后怕的是,如果当时家长没及时带孩子就医,或者护理不当让污水进入耳朵引发感染,小宇可能就会发展成慢性中耳炎,鼓膜再也长不回去,那就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想想都替这家人捏把汗——差一点,这个冲动的巴掌就要用孩子一生的听力来买单。 其实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经历:辅导作业时血压飙升,忍不住想动手。但我们要明白,孩子的身体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脆弱。医生特别提醒,耳朵是非常精密的器官,鼓膜厚度只有0.1毫米,相当于一张A4纸。这么脆弱的部位,真的经不起任何外力冲击。 这件事也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教育孩子需要耐心,情绪管理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有时候我们以为的“轻轻一下”,对孩子来说可能是难以承受的伤害。好在这次小宇的家长及时醒悟,积极配合治疗,用两个月的精心呵护弥补了那个瞬间的冲动。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他们的健康成长比任何作业、任何成绩都重要。这次事件有个温暖的结局,但希望它能成为一面镜子,让所有家长在情绪失控前能多想一想——我们教育孩子的初衷,不正是希望他们好吗? 话说回来,你们辅导作业时有没有类似经历?都是怎么控制住脾气的?来评论区聊聊你的降压妙招吧。 来源:九派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