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近太难了,不买美国大豆,巴西大豆猛涨价,中国难道非要买大豆?能不能实现国内

文山史纪 2025-10-27 18:02:55

中国最近太难了,不买美国大豆,巴西大豆猛涨价,中国难道非要买大豆?能不能实现国内自足自给? 先说说当下的实际情况,中国现在确实离不开进口大豆,但这不是想不想买的问题,是需求摆在那。2024 年国内大豆产量刚过 2000 万吨,可消费量却达到 1.15 亿吨,差了快 9500 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 80%。这么大的缺口,单靠国内根本补不上。 可能有人会问,咱们自己多种点不行吗?这里面有耕地的难题。大豆和玉米是同季的旱粮作物,种了大豆就种不了玉米,可玉米亩产 439 公斤,大豆才 133 公斤,差了三倍多。 农民种玉米的收益比大豆高不少,黑龙江那边大豆和玉米的亩均收益比大概是 1:1.8,换谁都更愿意种玉米。 而且咱们的耕地得先保证水稻、小麦这些口粮,毕竟人得先吃饱饭,能分给大豆的地本来就有限,现在大豆种植面积也就 1.5 亿亩左右,想再大规模扩大很难。 再说说大豆的用途,不是光用来做豆腐、豆浆的。咱们吃的豆油,40% 以上都来自大豆,这是第一大食用油来源。更关键的是,80% 以上的大豆都用来压榨,榨完油剩下的豆粕是饲料里的主要蛋白来源,养猪、养鸡都离不开它。要是没有足够的豆粕,肉蛋奶的产量就得降,价格肯定跟着涨,这关系到平常的菜篮子。 而这部分榨油用的大豆,每年需求量超过 1 亿吨,国内 2000 多万吨的产量连零头都不够,只能靠进口。 这些年国家也一直在想办法提高国产大豆产量,比如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就是玉米和大豆在一块地里套种,既不耽误玉米产量,又能多收大豆。这技术已经推广了 5600 多万亩,每年能多产 150 万吨大豆。 还有科学家在培育高产的大豆品种,用生物育种技术和微生物菌剂提高单产,现在国产大豆产量比 2016 年已经多了 700 多万吨。 但就算这样,未来 10 年总产量估计也就多增 1000 万吨,离填补近亿吨的缺口还差得远。 至于进口,不是非要盯着美国和巴西,主要是这两个国家大豆产量高、成本低。美国大豆亩产能到 230 公斤,比咱们国内高不少,规模化种植后价格也便宜。2024 年咱们进口了 1.05 亿吨大豆,确实主要来自巴西和美国,但也在开拓其他来源,比如俄罗斯的大豆进口量正在增加,还在和中亚、非洲国家合作建种植基地,就是为了少受单一国家涨价的影响。 其实全球每年大豆贸易量有 1.82 亿吨,够咱们进口的量,只是短期内改变主要进口来源不容易,所以巴西一涨价咱们就会受影响。 还有人问能不能用别的东西替代大豆?比如菜籽粕、棉籽粕这些,可它们的蛋白含量和质量都不如豆粕,而且产量也有限,满足不了养殖业的需求。 现在国产大豆主要都用在食品加工上,2000 多万吨的产量刚好能满足豆腐、豆浆这些食用需求,已经没法再挪去榨油了。 总结来说,不是中国非要买大豆,是国内产量跟不上需求,尤其是榨油和饲料用的大豆缺口太大。耕地有限、大豆单产低、农民种植意愿不高,这几个问题短期内解决不了,所以还得靠进口。不过国家也在慢慢改善,一方面提高国产大豆产量,另一方面拓宽进口渠道,以后对外依存度会慢慢降,但想完全自给自足,短期内确实不现实。

0 阅读:85
文山史纪

文山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