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年,朱友珪谋反杀父亲朱温,朱温破口大骂说:“我早就怀疑你忤逆,我真后悔当初

司马槑谈过去 2025-10-27 18:59:51

912年,朱友珪谋反杀父亲朱温,朱温破口大骂说:“我早就怀疑你忤逆,我真后悔当初没早点杀了你。”朱友珪冷冷一笑,对马夫冯廷谔说:“这老贼宁可把天下交给养子也不给亲儿子,你杀了他,我封你为国公。”冯廷谔拔剑而出,一剑将朱温刺死。 朱温,小名朱三,安徽砀山人,跟汉高祖刘邦算半个老乡。他游手好闲,不爱读书,就爱打架。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黄巢大军喊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席卷而来。朱温一琢磨,与其在家挨饿,不如跟着大哥混,有饭吃。于是,他拉着俩哥哥,麻溜地加入了黄巢的队伍。 朱温打仗是真有两下子,脑子活,手也黑,很快就从一个小兵混成了黄巢手下的大将。跟着黄巢打进长安,那叫一个威风。可朱温这人,天生就不是个讲义气的主儿。他敏锐地发现,黄巢的队伍看似声势浩大,其实就是个流寇团伙,没有根据地,没有后勤,早晚得玩完。 机会主义者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忠诚”二字,只有“时机”。 当唐朝大将李克用带兵来捶黄巢时,朱温眼珠子一转,立马给朝廷递了投名状,反手就给了老东家一刀。这波操作,直接让岌岌可危的唐僖宗喜出望外,当场赐名“全忠”,封官拜将,把他当成了“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势力壮大后,朱温开始了他的第二阶段——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猴”。 当时的皇帝唐昭宗,先是被太监软禁,朱温立马高举“勤王”大旗,从太监手里把皇帝“救”了出来。名为“救驾”,实为“绑票”。曹操当年还知道演一演君臣之礼,给汉献帝留点面子。朱温呢?他是连戏都懒得演。 他先是联手宰相崔胤,把朝政大权揽过来,转头就找个借口把崔胤给咔嚓了。然后,他觉得都城长安不安全,离自己的老巢太远,硬逼着唐昭宗迁都洛阳。这一路上,不愿意离开故土的百姓哭声震天,朱温嫌烦,下令把长安城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宫殿、官署、民房,尽数化为焦土。这座曾经辉煌的世界第一大都市,就这么被他亲手从地图上抹去了一大半。 到了洛阳,唐昭宗彻底成了他手里的提线木偶。但这还不够,傀儡也有碍事的时候。公元904年,朱温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派人把唐昭宗给杀了,然后假惺惺地立了个13岁的娃娃李祝当皇帝,也就是唐哀帝。 你以为这就完了?他摆了一场“鸿门宴”,把唐昭宗的九个儿子全请来,好酒好肉招待着。等王子们喝得酩酊大醉,他手一挥,九个活生生的人,全被勒死,扔进了池子里。 907年,他逼着小皇帝禅位,自己在开封登基,国号“梁”,史称后梁。延续了289年的大唐王朝,就这么憋屈地画上了句号。 如果说朱温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残暴,还能用“乱世枭雄,心狠手辣”来勉强解释,那他在私生活上的表现,就只能用“禽兽不如”四个字来形容了。 朱温的原配妻子张氏,是个难得的贤内助,知书达理,还能在关键时刻劝住朱温,给他踩踩刹车。可惜,张氏去世得早。她一走,朱温这头猛兽就彻底挣脱了牢笼,把整个皇宫变成了他一个人的淫乱派对。 他好色到了什么地步?他把魔爪伸向了自己家,他的儿子们常年在外带兵打仗,朱温就下了一道命令:让儿媳们轮流入宫“侍疾”。名为侍疾,实为侍寝。 更荒唐的是,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把自己的老婆当成了“公关工具”,谁的老婆能讨得老爷子欢心,谁的储君位置就更稳。 其中,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最受朱温宠爱,因为她长得漂亮,又会来事。朱温爱屋及乌,也连带着最喜欢朱友文,动了传位给他的念头。 这事儿传出去,天下哗然。公公“扒灰”,在古代是天理难容的丑闻,可到了朱温这儿,却成了公开的秘密和日常。 公元912年,朱温在与老对手李存勖的战斗中大败而归,回到洛阳后一病不起。他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便让宠爱的儿媳王氏传信,召养子朱友文来洛阳,准备托付后事,传他皇位。 这消息,被同样在宫里“侍奉”朱温的朱友珪的妻子张氏听到了。她赶紧派人偷偷告诉了自己的丈夫朱友珪。朱友珪一听,又惊又怒。忍了这么多年,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朱友珪决定,不忍了,摊牌了,直接动手! 当天夜里,朱友珪带着亲信,用大锤砸开宫门,杀气腾腾地冲进了朱温的寝宫。 病榻上的朱温被惊醒,看着眼前杀气毕露的儿子,他一点也不意外,只是破口大骂:“我早就怀疑你忤逆,我真后悔当初没早点杀了你!” 朱友珪哪里还听得进去这些,他只是冷冷一笑,指着朱温,对他身边的马夫冯廷谔说:“这老贼宁可把天下交给养子也不给亲儿子,你杀了他,我封你为国公。”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冯廷谔拔出剑,毫不犹豫地刺向了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帝王。利剑穿腹而过,朱温这个搅动了天下风云数十年的枭雄,就这么窝囊地死在了自己亲生儿子的策划和仆人的剑下。 朱友珪用一床破毯子裹住朱温的尸体,草草地埋在了寝殿的地下。一个开国皇帝,落得如此下场,连个像样的葬礼都没有。

0 阅读:177

猜你喜欢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