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两个专家预测特别准,一个是复旦大学预测乌克兰大概会亡国的张维为教授,另一位

观今言史啊 2025-10-27 19:28:25

中国有两个专家预测特别准,一个是复旦大学预测乌克兰大概会亡国的张维为教授,另一位就是预测中国三年时间就能造出光刻机的林毅夫专家。   先说说张维为教授的相关分析,从实际情况看,乌克兰现在的处境确实棘手,打了这么久,东部和南部的工业区基本成了废墟,那些曾经撑起经济的工厂要么被毁,要么落入实际控制区。   更要命的是债务问题,光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钱就不是小数目,未来几十年的发展红利可能都被提前抵押出去换了战争物资。   超过一千万难民流离失所,大多是青壮年和技术人才,仗停了也未必愿意回去。   张维为强调的是这种“空心化”的风险,国家没了造血能力、没了核心人口,即便法理上存在,实质也离崩溃不远,这不是简单的“亡国”,而是对小国被大国博弈裹挟的精准判断。   另一边,林毅夫关于光刻机的预测,他在论坛上提到中国三五年有望突破技术难关,其实是引用了荷兰阿斯麦CEO的判断,对方早就说过,要是限制出口,中国早晚能自己造出来。   林毅夫敢这么说,也是有底气的,中国之前打破过不少技术垄断,比如圆珠笔钢珠,曾经被嘲笑造不出来,后来一炼就是几十吨,够全球用十年;中微半导体的设备出来后,直接把国外同类产品价格拉低了大半。   现在上海微电子已经能造 90 纳米的光刻机,从光源到工作台,全是国内企业配套,比如北京科益虹源做光源,华卓精科做双工作台,这套产业链搭建起来本身就是突破。   但光刻机的难度确实超乎想象,阿斯麦的高端机型有十万个配件,得五千多家全球供应商协作,里面有德国的镜头、日本的复合材料、美国的控制软件,相当于集了全球顶尖技术。   中国现在能造的 90 纳米机型,技术水平大概是阿斯麦十五年前的水准,高端领域还差着好几代。   更头疼的是产业链问题,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刚过两成,很多国产设备造出来了却没人愿意用,工厂宁愿买进口的,导致国产设备没法在实际使用中改进升级。   林毅夫说的 “三五年突破”,更像是对技术攻坚潜力的判断,不是说立马能造出和阿斯麦一样的顶尖货。   有人觉得预测“不准”,其实是误解了专家的本意,张维为不是在算乌克兰“亡国”的时间点,而是在警示依附大国的风险;林毅夫也不是在给技术突破定死期限,而是在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可能性。   现在看,乌克兰的“空心化”正在加剧,而中国光刻机也在一步步推进,这些都印证了专家判断的底层逻辑是站得住脚的。   专家的价值从来不是“算命”,而是从专业视角拆解复杂问题,张维为从国际政治规律里看到了乌克兰的困境,林毅夫从产业发展逻辑里看到了技术突破的希望。   那些说 “预测准” 的声音,本质上是认可这种基于现实的深度分析,毕竟比起喊口号,这种能看透本质的判断才真正有参考价值。     参考资料:新浪财经《林毅夫:ASML首席执行官担心,3年后中国就能掌握光刻机技术》

1 阅读:165

猜你喜欢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