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尔大学金在吉教授:“韩国人祖先可能是中国人”。 韩国网友的反应那叫一个激烈,骂声不断,有人甚至喊他是“卖国贼”,逼他辞职。 其实,金教授说的这些话,不是拍脑袋乱说。 他当场摆出了三样实打实的文物证据:乐浪太守印、刘茂墓碑、战国刀币。这三样东西,就是历史铁证。 可问题是,这样的实话真不好听,尤其对韩国一些人来说,简直是捅了马蜂窝。 其实,像金教授这样实事求是的学者,在韩国也不是第一个。 早在上世纪,韩国考古学界就有不少人承认,汉朝四郡的存在是历史事实,乐浪太守印和墓碑这类东西也不是一天两天才发现的。 只不过,韩国社会对这类话题特别敏感,尤其一提到“祖先”或者“民族起源”,网上立马吵成一锅粥。 很多韩国人情感上难以接受,他们觉得这好像是自家历史被“抢走”了似的。 其实,历史归历史,现实归现实。 金教授不过是把历史事实摆到台面上,却让自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说到底,是历史和现代民族认同在较劲。 放眼整个东亚,其实这种历史纠结不止在韩国。 和我国关系紧密的国家,不少都有类似的“历史心结”。 比如越南、日本,和咱们祖先的交流同样很深。 只是韩国社会这方面表现得特别强烈,每回遇到涉及我国的历史话题,网络舆论都容易偏激。 金教授这次只是实话实说,结果被部分人当成“异类”,这多少有点让人唏嘘。 现实中敢这么说话的人确实不多,毕竟谁也不想被网络狂潮淹没。 不过,历史终究不会因为争议而改变。 那些文物、墓碑、钱币,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不会因为一时的舆论就消失。 其实,咱们国家对这类问题一直态度挺坦然,历史证据就在那里,不用刻意去争。 也确实没必要在这种问题上较劲。 毕竟我们和韩国现在的联系更多是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历史问题应该让专业学者去研究,别让情绪主导了认知。 看到韩国社会对金教授的反应,咱们也该理解,现代国家的历史认同挺复杂的。 只能说面对历史,坦诚和理性最重要。 其实,这次风波也给咱们敲了个警钟。 无论是自己国家的历史,还是和别国交往的过程,最好别把历史和现实搅在一起。 尊重历史事实,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国负责。 金教授这次虽然挨了不少骂,但说不准过几年,韩国社会也能慢慢接受这些证据。 毕竟,真相总是要被更多人看到的。 只要文物还在,历史就不会说谎。 中韩两国,未来的交流还会越来越多,坦诚面对历史,才能让彼此关系更稳固。 历史不是谁家私产,更不是情绪发泄的工具。 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在历史长河里,谁也绕不开交流与融合。 咱们国家对于历史一贯主张尊重事实,讲清楚、说明白,不争高低。 希望以后不管是中韩,还是其他国家,都能多一点理性,少一点偏见。 毕竟历史已经发生,谁也改不了。 能做的,是让更多人看到真实、理解过去,这样未来才会更好。 参考:韩国学者金在吉:中国历史不是五千年,韩国曾是中国的一部分——搜狐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