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男子将价值1万元衣物放在家门口等快递员上门取件,却被88岁的邻居阿婆捡

在下雒无畏 2025-10-28 00:58:24

四川成都,男子将价值1万元衣物放在家门口等快递员上门取件,却被88岁的邻居阿婆捡走,并以9元价格卖掉。男子报警后,阿婆和儿媳赶紧去回收站找回了5件衣物归还给男子,但是男子要求赔偿8000元,但是阿婆的儿媳只愿给5500元,男子拒绝。然后男子就将阿婆起诉索赔2.2万元,法院判决很意外! 大象新闻10月26号报道,对于成都双流区的年轻人王东来说,怎么也没有提前想到,只是一次再寻常不过的快递寄件准备,却成了一场邻里纠纷的开端。   4月15号他将整理好的两袋衣物放在自家门口,里面藏着他去年八月入手的“心头好”,一件3439元的始祖鸟冲锋衣和一条2199元的冲锋裤,算上其他几件衣物,当初买下时一共花了一万五千多元。   他跟快递员约好上门取件后就出门办事,可下午四点多,快递员的电话打过来,说门口压根没看到那两袋东西。   贵重衣物不翼而飞,王东心里一紧,当即报了警,第一时间跟小区物业反映了情况。   物业调看监控排查,到4月19日就有了结果,拿衣服的是同栋楼88岁的张婆婆。   张婆婆的儿媳李芳很快联系上王东,一脸歉意地解释,老人平时有捡废品的习惯,以为门口的袋子是没人要的垃圾,就拎去废品站卖了,总共才卖了9块钱。   得知衣服去向,王东赶紧让对方去废品站找回。   李芳陪着张婆婆跑了一趟,总算把五件衣物找了回来,可王东一看就傻了眼,每件衣服都有刮痕和污渍,明显受了损。   王东算了算,提出要8000元赔偿。   李芳这边犯了难,王东没出示购买凭证,她没法确认衣服到底值多少钱,而且衣服看着也用过一段时间,总得算折旧,就跟王东商量,能不能赔5500元。没想到这个提议被王东一口回绝。   5月13日公安出具了不予立案通知书,王东干脆把张婆婆、李芳还有物业公司一起告到法院,索赔包括财物损失、精神损害在内的总共22530.9元。   法院审理后给出的判决让不少人意外,张婆婆赔偿王东800元。   这个结果一出来,网上的讨论就没停过,两边的说法吵得挺厉害。   觉得判决太轻的人,核心观点就是张婆婆的行为涉嫌偷盗。   有人举例子说,十几年前他们公司门口的电线被收废品的拿走,鉴定值1900多,对方就被判了6个月。   他们觉得,家门口又不是垃圾桶,张婆婆没经过允许就拿走别人东西卖掉,就算年纪大,也不能模糊盗窃和拾荒的界限。   还有人说,王东的衣服买的时候一万多,就算有折旧,受损后只赔800元也太不合理,根本弥补不了实际损失,这对失主不公平。   可另一边觉得800元正好的人,理由也很充分。   他们觉得王东自己先没做好,把这么贵重的东西随便放家门口,这本身就没尽到保管义务。   有网友说,装在袋子里放门口,谁看了都可能以为是要丢的垃圾,换作别人也可能误会。   更有人觉得王东索赔太离谱,一开始人家愿意赔5500元不接受,非要起诉要两万多,最后只拿到800元,纯属贪心导致的。他们觉得法院考虑了衣服的使用情况和折旧,判得挺公允。   法院的判决是有依据的,他们查了王东在公安的衣物清单、购买记录,也确认了找回的衣物情况,综合这些因素才酌情定了800元。   而且法院也说了,张婆婆辩称是误捡垃圾,但她发现衣物不是废品后没返还反而变卖,确实有过错,构成了民事侵权。   可王东把贵重物品放公共区域,没妥善保管也有责任。   加上张婆婆88岁年纪大了,认知能力可能下降,判决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这场纠纷里,一万五的衣服、九块钱的变卖价、八千的索赔和八百的判决,几个数字的差距确实耐人寻味。   张婆婆可能没法理解一件衣服能值几千块,王东也没法接受自己的贵重衣物被当废品处理只赔这么点。   不过话说回来,争议再多,判决也已经履行了,李芳早就把800元微信转给了王东。   只是以前见面还打招呼的两家人,现在遇上都低着头走,这点挺让人唏嘘的。   毕竟邻里之间,有时候比赔偿金额更重要的,是互相多份理解和留意,贵重东西别随便放门口,看到门口的东西不确定是垃圾时,多问一句总没错。

0 阅读:56
在下雒无畏

在下雒无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