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首都 莫斯科突然发生这一幕! 10月27日,俄罗斯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宣布,俄军防空部队在今天凌晨成功击落了26架飞往莫斯科的无人机。我感觉莫斯科的防空网虽然密集,但无人机袭击已经从偶发事件变成了常态课 俄国防部当天稍晚通报,实际在莫斯科州拦截了40架无人机,其中34架直指莫斯科市区 。拦截数字攀升的背后,是袭击频率的惊人变化。 就在10天前的10月17日夜至18日凌晨,8小时内6个州拦截61架无人机,仍有12处变电站、油库被毁,6万民众陷入黑暗。库尔斯克州甚至有老人因断电引发意外死亡。 曾被寄予厚望的S-400防空系统,在小型无人机面前露了怯。它对远程目标拦截率虽宣称超80%,但面对低空慢速的小型无人机,实战拦截效果争议巨大,常陷入“大炮打蚊子”的窘境。 成本账更刺眼。乌军“蜇刺”无人机单架约2500美元,而俄军一枚拦截导弹动辄数十万美元,甚至上百万。即便拦得住,长期消耗也难以承受。 这次袭击虽未造成大规模伤亡,但莫斯科三座机场一度管制的消息,已经说明威胁离核心区有多近。爆炸声不再是远方的新闻,成了首都居民绕不开的背景音。 拦得住单次数量,挡不住日常频率。当无人机袭击从“突发事件”变成“常规操作”,莫斯科的防空压力早已突破临界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