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美国从始至终都是个记仇的主儿,只要觉得自己的地位被挑战、利益受损失,不管对方是敌人还是盟友,说报复就报复,半点儿不含糊。 2013年,法国阿尔斯通高管皮耶鲁齐刚落地纽约,就被FBI铐走了,这事儿至今想起来都让人后背发凉。表面上是说他涉嫌商业贿赂,实际上明眼人都看得明白,美国司法部盯着的根本不是那点“赃款”,而是阿尔斯通手里的核心资产——电力设备业务。当时阿尔斯通在全球市场压着美国通用电气打,抢了不少大单,美国哪能忍? 接下来的剧本跟写好的一样:皮耶鲁齐在监狱里待了两年,阿尔斯通被美国司法部漫天要价罚款,股价暴跌,最后走投无路只能把核心业务贱卖给通用电气。法国政府想插手都没用,美国一句“司法独立”就堵了回去。 更讽刺的是,案子结了没多久,皮耶鲁齐刚出狱,通用电气就跟美国司法部达成了“和解”,之前的贿赂指控神奇地“消失”了。这哪是司法公正,分明是抄着法律的棍子,砸竞争对手的饭碗,吃相难看到极点。 对盟友都能下这么狠的手,对“潜在威胁”就更不用说了。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一路狂飙,丰田、索尼横扫美国市场,甚至有人说“日本要买下美国”。这可戳中了美国的痛处,1985年逼着日本签了《广场协议》,硬生生把日元汇率拉高。短短三年,日元对美元升值一倍多,日本出口企业瞬间没了利润,只能把钱砸进房地产和股市,最后泡沫破裂,经济停滞了二十年。 美国当时说得冠冕堂皇,说要“平衡全球贸易”,背地里全是算计。日本央行后来有人坦言,签协议的时候就知道是陷阱,但不敢不签——驻日美军还在那儿呢,得罪了美国,谁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小鞋”穿?这哪是谈判,分明是拿着刀架在脖子上逼你妥协。 更绝的是对古巴的报复,能记仇记几十年。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刚过,美国就立马出台封锁政策,禁止任何美国企业跟古巴做生意,甚至不允许第三国用美国零件的产品卖给古巴。古巴想进口点医疗设备,只要里面有美国产的芯片,就得被卡脖子。 后来苏联解体,古巴早就没了威胁,但美国的封锁愣是没松过。2021年古巴疫情严重,急需呼吸机,美国照样不让相关企业供货,理由是“防止技术滥用”。这哪是报复,简直是罔顾人命的霸权任性。 还有伊拉克,萨达姆当年犯了个“致命错误”——2000年宣布用欧元结算石油贸易,直接动了美元的“奶酪”。要知道美元霸权靠的就是石油绑定,这一下等于抽了美国的根基。2003年美国就打着“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旗号出兵,把萨达姆政权推翻,临走前还特意让伊拉克把结算货币改回美元。后来全世界都知道,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根本不存在,可美国连句道歉都没有,反而在伊拉克赖了十几年,石油资源先捞了个够。 再说近的,2019年土耳其非要买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美国立马翻脸,直接把土耳其踢出F-35战斗机项目,还制裁了土耳其国防工业局。要知道土耳其可是北约成员国,当年美国拉着土耳其围堵俄罗斯的时候,把人家当“自己人”,一旦不听话,转头就断供、制裁,连点情面都不讲。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气得骂美国“背信弃义”,可除了骂几句,也没别的办法——F-35的零件供应商全在美国手里,想自己造都没门路。 事实上,美国的报复手段翻来覆去就那几样:金融制裁、技术封锁、军事威慑,再不行就拉着盟友搞“小圈子”。可现在早就不是冷战那时候了,中国不是当年的苏联,也不是任人拿捏的日本。 说白了,美国专家喊“中国低估报复能力”,更像是给自己壮胆。事实上,美国真正的问题不是“报复能力不够”,而是霸权思维太严重,总觉得谁都得听它的。盟友稍微不听话就制裁,对手稍微崛起就打压,到最后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 要是真说“低估”,可能是美国自己低估了中国的韧性。从当年被封锁搞出两弹一星,到现在在新能源、5G领域领跑,中国从来都是越压越强。美国的报复就像打在棉花上,看着狠,其实没伤到根本,反而把自己的底裤都露了出来——原来所谓的“规则”“民主”,全是霸权的遮羞布。 其实,美国的报复心谁不知道?只是中国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任人宰割的样子了,想报复可以,但得先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代价。你们觉得,美国的报复到底是真有威慑力,还是纸老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