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罗夫称,普京准备接受美国提出的乌克兰问题解决方案(沿战线停火),并在实践层面推进后续工作。 他表示,普京据称已在阿拉斯加峰会上确认,愿意按照这一方案解决战争问题。但拉夫罗夫强调,莫斯科方面尚未收到华盛顿的直接回应。 他透露,双方已同意暂停相关讨论,以便对提案进行进一步考量。 我们先得明确,普京在阿拉斯加峰会上的确认并非突然转向,早在 2025 年 8 月的这次会晤中,俄方就已抛出四项停火条件,包括乌军撤出顿巴斯、乌克兰不加入北约等,而沿战线停火本质上是对这些核心诉求的现实落地 —— 毕竟俄军当下的战场优势已足够支撑 “以战促和”。 从战场形势看,俄军 2025 年夏季攻势拿下的 3500 平方公里土地可不是小数目,不仅在苏梅、哈尔科夫州建起缓冲带,还彻底控制了库皮扬斯克,连乌军第 154 旅都得靠塑料瓶做浮筏撤退,损失过半兵力。 红军城战役接近尾声,一旦拿下这个后勤枢纽,俄军就能直逼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乌军全线防御已出现松动。 这种情况下按战线停火,等于把俄军实打实的战果 “固化” 下来,普京自然愿意接招,毕竟顿巴斯 78% 的控制权已在手中,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部分领土交换更像顺水推舟的让步。 再看美国的态度就很有意思了,特朗普 10 月公开说 “不认为乌克兰会赢”,还提议俄乌 “按当前战线割裂顿巴斯、各自宣布获胜”,甚至施压泽连斯基妥协。 但拉夫罗夫说没收到直接回应,这背后全是算计 —— 美国对乌援助总额看着吓人,1140 亿欧元,但军援也就 640 亿欧元,占本国 GDP 才 0.5%,远不如爱沙尼亚的 2.2%。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的数据更直白,现在乌军装备只有 20% 来自美国,55% 靠本土生产,美国显然不想再砸钱填窟窿。可国内政坛还在拉扯,特朗普想拿停火当政绩,官僚系统却没跟上,自然没法给俄方明确答复。 欧洲那边更别提了,嘴上喊着援乌 1320 亿欧元,实则九成是要还的贷款,人道主义援助大半花在安置难民上。 拉夫罗夫之前还嘲讽欧洲呼吁停火是 “帽子烧焦了”,现在俄方主动接招,欧洲反而没了声响,毕竟自家武器库快空了,冯德莱恩搞 1500 亿欧元贷款机制也只是画饼。这种时候俄美私下谈停火,欧洲只能靠边站,这也是双方敢暂停讨论的底气之一。 类似的操作在冲突中并不少见,就像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上月刚搞的 48 小时临时停火,都是先按实际控制线冻结局势再谈后续。俄乌战线长达数千公里,俄军 40-60 万兵力没法全线推进,乌军更没力气反攻,沿战线停火等于给双方 “踩刹车”。 但暂停讨论的背后,是细节拉锯 —— 比如顿巴斯的法理归属、北约是否真的放弃东扩承诺,这些都得慢慢磨。 美国这边的犹豫也藏着小九九,既想结束烧钱的援助,又怕被盟友骂 “卖队友”,毕竟欧盟刚提议加大军援。 而俄方算得更清楚,只要乌军不进顿巴斯、不加入北约,停火就能接受,反正战场主动权在自己手里,真谈不拢还能接着打。 全球 2800 亿美元的援乌资金砸下去,乌军还是丢了大片土地,这种消耗战谁也耗不起,普京愿意接招不过是顺水推舟,美国迟迟不回应,说到底还是没算明白 “止损” 和 “面子” 哪个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