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惊掉下巴!一个连一本二本都没考上、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90后高职生,

康安说历史 2025-10-29 00:08:40

让人惊掉下巴!一个连一本二本都没考上、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90后高职生,居然站在了清华大学的讲台上,教起了那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进来的学霸们! 这个人就是邢小颖。 2011 年那会,邢小颖高考失利,连二本线都没够着,爸妈劝她复读冲本科,换别人可能就犹豫了,但她认准了 “学手艺不一定比上本科差”,直接选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材料成型专业。 谁知道这专业看着是搞材料研究,实际要天天搬砂箱练实操,对体力要求特别高,她一个女生刚开始根本扛不住,实操成绩总拖后腿。可这姑娘不服输,每天早晚拉着室友跑步练体能,硬是把体力短板补了上来,专业成绩一路冲到前头。 2013 年的机会来得突然,学校有顶岗实习名额能去清华基础工业训练中心,邢小颖凭着扎实的功底争取到了。第一次去北京,坐了 12 小时绿皮火车,心里又激动又发怵 —— 要给清华的学生上课,自己这点本事够吗? 刚开始她确实慌了,操作没问题,但边讲边做总顾此失彼,生怕讲错一个知识点。可她没打退堂鼓,北京那么多景点一处没去,每天下了班扒几口饭就扎回实验室,对着空无一人的操作台自言自语练讲课,晚上睡觉前把第二天的内容在脑子里过几十遍,早上天不亮就去准备设备。 清华的老师傅们也待见这踏实孩子,快退休了还手把手教她讲课技巧,连操作细节都掰开揉碎了讲,中心主任李双寿老师也常给她指点。 就这么拼了一个月,她居然能独立上课了,第一次带 15 个清华学生讲铸造课,虽然紧张得前一晚准备到半夜,但讲完后学生反馈特别好,这一下就给了她底气。 2014 年毕业时,邢小颖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直接被清华留下来当老师,这在高职生里简直是凤毛麟角。 可她没止步,知道自己学历有短板,2015 年考了中国地质大学的专升本,两年后拿到工学学士学位;2018 年考下教师资格证,2021 年评上工程师职称,现在还琢磨着考研深造,说 “才 29 岁,怕什么,一步步来”。 在清华这九年,她可不是混日子,光发表的专业论文就有 20 多篇,还拿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连续八年都评上了训练中心的教学特等奖或一等奖,2023 年更是成了清华的优秀实验技术人员。 她的铸造课火到什么程度?不光清华学生抢着上,连北大的学生都跨校来选课,网上一段讲课视频播放量破两亿,百万网友为她点赞。 九年里她教过的学生超过 1.5 万名,这些过五关斩六将考进清华的学霸,没人因为她是高职毕业就不服气,反而佩服她实操时的娴熟和讲课时的透彻。 可能有人觉得邢小颖是个例,可现在高职生有出息的真不少。2025 年的就业报告里写着,深圳、无锡那几所专科院校,平均就业率都到 97.3% 了,比本科院校还高出一大截,有的专业毕业生薪资比 985 的还高。 就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跟华为、腾讯绑在一起办学,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没毕业就被预定,华为鸿蒙系统开发岗 60% 都是他们的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更厉害,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学生,徐工集团抢着要,智能制造线 70% 的工程师都出自那儿。 这些学校的设备比不少企业都先进,深圳职院光元宇宙实训中心就花了 12 亿,老师里 45% 是腾讯的资深工程师,学生在实验室做的项目,直接就是企业要用的技术。这就跟邢小颖一样,企业和学校看重的不是学历牌子,是真能上手解决问题的本事。 邢小颖这事儿最打动人的,是她从没因为高职起点自卑过。刚去清华时有人可能背后嘀咕,可她用每天的练习、一篇篇论文、一次次获奖,把质疑声全变成了佩服。 现在她既是清华老师,也是个宝妈,平衡着工作和家庭,还总说 “职业教育给了我出彩的机会”。这哪是 “惊掉下巴” 的奇迹啊,分明是一个姑娘认准方向后,一天不松懈拼出来的结果。 所以说,别再盯着一本二本的牌子较劲了,邢小颖的例子摆这儿,高职生只要肯下苦功练真本事,照样能站上最顶尖的舞台。 她能在清华教九年书,带一万多名学霸,靠的不是运气,是从搬砂箱那天起就没停下的努力,这份踏实劲儿,比什么学历都金贵。

0 阅读:51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